谈情境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12-08王铮
王铮
(新疆伊犁伊宁市第十一中学,新疆 伊宁 835000)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在其教学期间更多地强调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将语文学科知识与情境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激发初中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热情,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语文教材中以文字阅读合理赏析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课堂的教学氛围较为枯燥,久而久之容易降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热情。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并且有利于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初中学生能够提高对于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更积极地参与语文课堂学习。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教师通过语文知识与情境的有效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使用情境教育可以指导初中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有利于推动初中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
由于初中生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不足,因此在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无法深入的理解文章中所描写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通过情景教学的方法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能够将文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帮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同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也能够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有利于引导初中生主动的思考文章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阅读欣赏水平。
二、情境模式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创设问题讨论情境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这不仅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对《伟大的悲剧》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如“探险队有哪些人?”“故事发生在哪一年?”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从而简单的了解文章故事发生的背景。教师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也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人物的优秀品质以及文章的情感等,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回忆文章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也能够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合理地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二)情境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
由于语文教材中文字的内容较多,且教学方式较为枯燥,从而导致学生逐渐对语文知识学习失去兴趣。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师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情境和多媒体的技术对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心理进行刺激,从而充分活跃语文课堂的活动和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工作期间教师可以将情境的教学与多媒体的技术应用进行有效的结合,利用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等多种形式创设丰富的情境,从而有效的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比如,在对《故乡》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鲁迅的故乡绍兴在1912 年的状况,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闰土”的在少年和中年时期图片并进行对比,来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闰土的人物形象特点,并讨论闰土前后变化判若两人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文章在人物塑造过程中表达的情感。
(三)创设人物表演情境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使学生通过表演创造情境,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例如在进行《曹刿论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讲解“长勺之战”的背景,并讲解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子含义。当学生掌握文章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曹刿与鲁庄公之间的对话。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来创设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也能够帮助学生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并且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和活跃度,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注意力,从而也帮助了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语文知识,逐渐地提高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学科研究和学习的兴趣和喜爱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教育的热情,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来激活教课堂教学气氛,并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期间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合理的使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趣味化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语文知识,并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