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之音乐魅力

2020-12-08周倩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周倩

(湖北省宜都市松木坪镇茶园寺小学,湖北 宜都 404100)

一、完美的音乐体验

音乐是一场听觉的盛宴,完美的听觉体验才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尤其是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要指引学生自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聆听音乐,积极进行听觉体验,这不仅是音乐欣赏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拓展音乐事业,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聆听音乐,并要提升学生音乐课的欣赏体验。

比如,在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时,教师可以利用师生互动、共同参加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于歌曲的美感体验,让学生体会到浓烈的爱国情怀与保家卫国的勇气,促使学生真正领悟音乐欣赏课的魅力。音乐最重要的魅力便是让人欣赏,目前社会上所有的音乐都是在听的基础之上建设的,音乐教师要让小学生学会聆听音乐,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以此可以更清晰直观的感知欣赏乐曲。

二、感悟音乐内涵

音乐欣赏课是审美活动最终的实践环境,对美具有吸引力与感染力。优秀的音乐欣赏课环境可以吸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拥有学习与欣赏的动力。当前社会发展十分迅速,音乐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融情入境,促使学生可以发生情感共鸣。

比如,在欣赏歌曲“运动进行曲”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给学生们展示本校学生整齐出操的场面,而后转到军人行队的画面。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进行曲的特征,并感知乐曲的演奏形式,充分调动结合学生的各个感官,有效提升自身审美能力。情境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吸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选用多媒体或者布设教室等手段,促使学生得到真正艺术体验。

三、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比如,欣赏歌曲“羊肠小道”时,乐曲首先使用打击乐器完全模仿了驴蹄走路的声音与节奏,可以表现出旅游者怡然自得的走路神色,而后用钢琴演奏了极其梦幻的旋律。整首曲目形象鲜明,如果学生想要完全理解乐曲表达含义可能略微有些困难。不仅仅是这一首曲子,还包括很多管弦乐曲,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十分少,未必有兴趣倾听。如若想让学生对这类曲目进行欣赏,则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视听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管弦乐曲。

小学生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时候,往往会根据曲目的直观形象进行概括,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音乐欣赏课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充分表述自身内心观点,教师不应该强加个人意愿。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每一个学生对于同一首乐曲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只有通过想象,学生之间才可以有所领悟、身临其境。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想象是特别特殊与重要的阶段,可以感受到音乐美妙神奇的意境。音乐本身就是极富想象的艺术,同时想象又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学生基本常识、补充综合知识、提升音乐素养与节操等手段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无论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想象到了什么,教师都应当充分尊重学生想法,理解他们一点一滴的感受,对学生的感知表现充分的肯定与理解。一首音乐曲目不会带给人们单一的想象,而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要用自己的心充分感知乐曲的美妙与震撼。

四、整合音乐素材,促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音乐与美术等艺术不同,音乐不具备具体性与概念性,音乐不是某一事物的具体形象,其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特殊声响从而充分激发人们想象力。在各种素材之中整合音乐,可以将其变得具体化,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特征,表演欲望以及模仿能力极强,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让其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开展角色表演,充分让其感知到美的课堂、美的故事以及美的音乐。“动”是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学生对音乐理解与感受的最直接表达手段。通过课堂表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与对乐曲之中形象的联想。在音乐欣赏课中开展游戏表演等活动可以有效使学生充分认知音乐世界,提高音乐素养。

结束语

音乐教师只有彻彻底底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学生进行合作,让学生多方位的进行学习探究与自主体验,之后才可以进行一场优质的音乐欣赏课,进而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充分发展智力与形象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理解音乐与感知音乐的分析欣赏能力。在课堂中,音乐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具备深刻的情感体验,激发其表现音乐的欲望与审美激情,提升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音乐欣赏课程寓教于乐的魅力便是可以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小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爱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