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融合

2020-12-08赵亮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赵亮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引言

高职院校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的主阵地,应该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融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接受度不高,在教学中的教师与授课手段也亟需改进。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思政课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专业要求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政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向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中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融合的根本原因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程度不足

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建设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拜金思想等不良思想逐渐盛行,导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高,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效果不明显,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产生了影响。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融合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对目前我国的特色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的普及。

(二)新时代多元化思潮涌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形成了多元化思想潮流的带来,各种思想上的冲突随之而来。多元化的思潮给涉世未深的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影响。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经济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现在的社会状况给我国经济带来好处是一方面,但是也对现在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职院校将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融合之后对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帮助。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处世观。根据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融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教育能够培养出正直、善良的高职院校学生,不断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出合格的马克思主义接班人。

(二)提高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教学效果

在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融合过程中,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充分的与高职院校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利用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融合可以提高思政课对学生的长久的教育效果。学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知识学生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人生现实的升华。

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融合的现实途径

(一)改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融合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对教学体系中的思政课程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改革之前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社会中产生的热点问题,和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各种思想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通俗道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吸引学生。

(二)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教学水平

思政教师的教学水平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融合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加强对自身马克思主义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和阶级性。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终身学习的准备。需要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与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习互动,思政教师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授课内容越容易理解,就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三)利用新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载体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融合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利用新型科技支持的新型教学手段,不断地满足高职院校对思政课程的要求,通过各种新型科技教学手段去塑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教学体系中的高地位。

四、结语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突出精神建设作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充分融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树立高职院校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