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纸材拓展运用分析
2020-12-08苏妮
苏妮
(郫筒一小,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中纸材的特点
在进行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纸材,纸材的选择以及应用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美术手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小学美术手工课上应用的纸材来说,因为其色彩丰富、价格低廉、操作简单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在美术手工课程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纸材通常会包括锡箔纸、蜡光纸、卡纸以及海绵纸等等。对于不同种类的纸材来说,往往其自身功能特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对于锡箔纸来说,其通常在手工课堂上会应用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纸材,表面呈银白色,硬度较高,通常会将其当作包装材料,在我国很多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对于蜡光纸来说,其光泽度较为理想,外表美观,质地柔软,适合当作垫纸。
二、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于手工课程的认知较为片面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已经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以及材料来制作出一些小作品,使得学生在手工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长处,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但是从现阶段一部分教师展开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探索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性,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了限制。同时,很多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对美术手工课程的认知较为片面,这也使得教学活动的展开并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主动思考能力。很大一部分教师往往片面地认为手工课就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课程,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从而没有营造出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课程教学氛围,这也使得学生的创造力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二)对课堂教学氛围掌控不理想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具有活泼好动的特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准确营造,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把关。目前来看,课堂纪律问题是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进行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课堂作业,但是很多学生会在课堂上大声喧哗,并且存在随意下地走动的现象,经常会在课堂上议论一些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无关的话题,这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同时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归根接地,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氛围掌控效果不理想,使得很大一部分学习没有重视起美术手工课程。
三、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教学中纸材扩展运用的方法探析
(一)根据纸材的形态对其进行扩展运用
一般情况下,根据美术手工课程教学对纸材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将其分为立体形态、平面形态以及肌理形态三大类,其中平面形态与立体形态最为常见,这也是作品外在形态的表现。而对于肌理形态来说,主要是体现作品内在的光影美感。在进行拼贴画以及剪纸手工操作的时候,都可以将其看作是纸张平面形态的延伸。对于手工纸以及海绵纸来说,其平面形态更加多种多样。而对于立体形态而言,主要包括桌子、房子以及人物的手工制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事物的立体形态得到更加准确的呈现。在进行工艺品制作的时候,通常会考虑应用瓦楞纸或者锡箔纸来进行,尤其是对于瓦楞纸来说,其具有物美价廉的优势,在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只要稍微上色便可以成为手工艺品,同时也使其美观性得到了明显提升,无论是在触觉肌理还是视觉肌理上都到达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根据纸材的性能来进行扩展运用
对于纸材来说,其所具备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会直接关系到材料自身的综合性能。一般情况下,纸材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透光性以及可塑性;而对于化学性质来说,主要包括可燃性、易燃性。同时,纸材还具有一定的美学性能。例如,对于蜡光纸以及锡箔纸来说,往往不具有透光性,但是蜡光纸具有反射光纤的作用,这也产生了一种美学性能。在进行万花筒制作的时候,需要选择应用反射光线效果较为理想的纸材,从而使其色彩性得到充分展示。对于不同的纸材来说,其自身性能往往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对于纸材的化学性质来说,其是纸材最为重要的性质,如果纸材的燃点较低,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用这样的纸材来进行手工制作,很可能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要根据纸材自身的性能来对其进行选择以及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正是对其动手实操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展开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现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向有清晰的了解,并且教师要对各类纸材的特性以及使用特点有充分了解,合理设置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做出工艺美感程度更高的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