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后习题”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
2020-12-08方丹
方丹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第六中学,江西 鹰潭 335400)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因此,教师也应该依照新的教学目标来适当改变教学方式。对于小学语文的课后习题,教师也应该适当地进行调整,摒弃“题海战术”、精选习题、顺应现代教学目标、适当创新习题、精讲课后习题。教师要通过“课后习题”来落实课堂的实效性,进而帮助学生轻松地吸收语文学习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目前存在的问题
课后习题通常被留作课下作业。教师选择的题量有时候过多,有些学生练习起来存在困难,也会感觉厌烦,会敷衍做题,答题存在不认真的情况,这样课后习题不能发挥它本身的作用,白白地浪费学生的时间。而且,不同学生之间的语文水平存在差异,过于基础的习题无法让水平较高的学生得到提高,有难度的习题对于语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又无从下手。这说明,选取难度恰当的习题还存在问题。与此同时,有些习题过于俗套,无法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没有更大的提升。总之,小学语文课后习题存在选取题目不新颖、选取篇幅过长、练习时间过长,以及教师不能及时接受学生的反馈,没能给学生进行纠错和提高等问题。这样,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二、巧用“课后习题”提升课堂实效性
(一)选取新颖习题,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在小学的学习期间,学生们处于一个活泼和好奇的阶段,对于新奇有趣的事物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语文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学科,文字构成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传统的汉字、朗朗上口的诗词,俏皮的歇后语等等,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选取习题时,也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映像深刻的题型和阅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减少学生不认真做题和阅读的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会对此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迈出了良好的一大步。
(二)精选阅读习题,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学习语文学科的重要步骤,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文本理解能力,体会各种各样的情感和获取人生感悟和哲理以及其他丰富的知识。教师在课后习题上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题的质量,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在选取阅读习题上,要优选精选,还要符合学生的审美,不要过于沉重和含蓄,让学生理解阅读题所讲述的内容,还可以给学生进行梳理阅读的知识点和技巧,扩展阅读,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女娲补天》这一课后,教师设计课后习题上,不仅仅让学生练习生字的拼写,还要通过阅读理解题来加深学生对此课的学习。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女娲的善良、勇敢、博爱、智慧的性格特点,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以及传递的精神品质。在该课的课后习题上,教师可以加入其他的神话故事的阅读题,让学生阐述故事的发展,简述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学生对于神话故事是存在好奇心的,教师可以推进学生对神话故事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开设短文写作习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适当写作有助于学生宣泄情感、平静心态、思想聚集、开拓大脑、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学科中,作文所占的分值最大,也说明了写作的重要性。写作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的综合能力,对语文学习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课后习题中也需要注重写作的重要性,比如增加看图写话,小剧场,应用文,小短文等题型,给学生构想的时间,展示自己奇思妙想的机会,以及在应用文中感受和学会日常交流的方式,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习作》中,就有学会写倡议书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们书写倡议书的格式和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等等,在列举出一份倡议书,比如节约用水的倡议书,帮助学生理解倡议书的内容的书写方向。教师在课后可以将书写倡议书留作课后习题,让学生自己写一份倡议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扩展其他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比如,请假条、通知、读书笔记等等。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更广泛的学习,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为以后的社会实践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课后习题的作用在于教师的开发。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教师需要找到学生能够接受且适用的课后习题,可以加入一些新颖的习题,实现与课上学习的知识衔接和扩展,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让课后习题发挥自身的实效性。使学生在课后习题的练习后,能够巩固语文学习的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思想品质,增加文学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