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主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08宋宁
宋宁
(江西省丰城九中,江西 宜春 331100)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因为生物学科的特征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生物主要内容为知识掌握、实验能力以及观察和思考等各个方面,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那么在高中生物学习中,他就会对生物这门学科失去学习兴趣,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培养策略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最终达到新课改教育教学的目标。
一、自主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自主学习是实现生物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有效教学的最初思想源于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 年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班级教学制,其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而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却把学生排除在教学之外,被动状态的学习境地:让“老师教得辛苦”的同时,“学生们学得也痛苦”。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从而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高中生物学习。
(二)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随着“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逐步深化,而作为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基础的自主学习,成为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作为一线教育阵地的高中教学,一定要在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同时,真正的落实高中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真正地达到提高生物课堂效率的教学目的。
(三)自主学习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校教学的局限性,真正地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而自主学习正是解决教学局限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实现终身学习这一目标,并在形成适合自己自主学习方式的同时,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四)自主学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学生身体的迅速发育,学生们的自我意识也变得逐步明显,并与父母产生心理上的脱离,心理学家霍林温斯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这个时期的高中生身心发展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更具有自主性,不论在哪个方面,都开始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此时,作为一名高中生物老师来说,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主性,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满足他们对于学习自主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
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还需要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对于教师来说,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对学生予以指导和激励。高中生物课是一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作上就会相对容易。首先,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选择一些幽默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以及整洁的板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可以借助课堂资源,比如多媒体设备、模型等,向学生展示一些课堂教学所需要的生物标本,以及细胞结构图,改变以往知识借助课本或者教师在黑板描绘的教学方式,适当地借助多媒体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材料。其次,要在生物学习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课堂上学生遇到困难向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试着让学生自己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不能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也会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负责。教师在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基础之上,要注重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成绩目标和惩罚制度,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在课下更加投入到生物学习之中。
三、科学构建课堂秩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所有学科中,高中生物课堂是最容易进行科学管理的,因为对于当代高中生而言,生物学科本身的很多特点就很吸引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强烈学习动机的驱使下,主动分析和研究,最终具备相应的生物学科技能以及掌握生物学科知识,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就可以先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物知识来进行切入,以此来构建课堂教学新秩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例如在教授学生《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的手段为学生播放一些吸毒的视频,并为学生详细讲述毒品的危害,待学生对于毒品危害有了初步的认知之后,教师再为他们讲述心理药物的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切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最大的激情参与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