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德育工作中的仪式感

2020-12-08邓永飞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邓永飞

(中山市小榄镇教育事务指导中心,广东 中山 528415)

某间学校的开学典礼是这样做的。首先邀请校长新年致辞,校长在致辞的过程中衣着非常正式,以简洁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对上学期的工作进行小结,并对新学期进行展望。他在发言中不断强调,我们的工作要依靠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同学。随后的颁奖礼上,校长亲自为每一位受到表彰的老师和同学披上绶带,送上奖状,并不嫌麻烦地与每一位合影留念。会后,学校还将每一张合影赠送给老师、同学。这些做法,让老师和同学感觉自己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心情激昂,工作和学习的热情高涨。这就是仪式感的作用。

一、什么是仪式感?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无处不在。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其实,自古以来,我们中国都是非常重视仪式感的。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礼”,就有非常多体现仪式感的做法。比如祭祀、比如拜师礼、比如婚礼、比如军队出征仪式等等。在我们中小学教育中,仪式感真正走进大家视野,并被大家广泛讨论是因为衡水中学的高考动员仪式。但其实,我们以往的奖励大会、中考动员、开学典礼、结业典礼都是仪式感的体现。只是,我们过去在德育工作中并没有着重强调,甚至在一些学校里仪式感是被事实上忽略了,比如开学典礼、结业典礼非常简陋,颁奖大会过程简单,形式粗陋。

随后,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共1046 人,涉及15 间中小学校。其中学生数为908 人,分布在小学五、六年级,初中一、二、三年级,每年级约180 余人。教师数为138 人,其中小学66 人,初中72 人。调查结果显示,对仪式感认识不充分的比例为92%,对学校内有仪式感行为的满意度为52%,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重视仪式感的人数不足28%,学校有固有仪式感活动数量平均不到3项。在“你觉得最受老师重视的行为是什么?”的调查中,学生普遍回答不出有仪式感的行为。显见,我们需要提高德育工作中的仪式感认识,并重视德育工作中仪式感的体现。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1.让我们的教育行为“格外不同”。笔者曾见过一位班主任在一次期中检测表彰会的精彩表现。他表情严肃地向一位取得了进步的学生(后来知道这位同学是后进生,成绩在年级中只进步了2 名,真实排名其实还是很差)伸出手,与学生热情握手后,他又伸出大拇指,非常认真地说:“小伙子,我很欣赏你,你的进步让我感觉到你的潜力无限,你正走在一条成功的大路上,希望你继续勇敢地走下去!”这位学生一开始有点发懵,不知所措,后来则是满脸欣喜,表情激动。显然,这位学生真正受到了激励。这位老师的做法就充满了仪式感。因为,他的做法与平常相比“格外不同”,学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认可。

“格外不同”就是让学生感觉到教育过程中的不一样,是特别的。这既应在表彰、激励的行为中体现,也应当体现在教育谈话和惩戒行为之中。这都会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行为上认真起来。

2.让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多些固有的仪式感活动。即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有学校特有某些具有仪式感的固有活动。目前来看,我们学校里常见的具有仪式感的固有活动有开学典礼、散学典礼、结业典礼、中考动员会、运动会、升旗仪式、教师节活动等等。我们是否可以打开视野,进行更多的拓展呢?比如母亲节、中秋节、元旦、元宵节等非常有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的节日可以列入学校的重点教育活动中。比如早读、静校、课前是否可以有一些形式庄重的活动呢?有位班主任要求学生上课前要举行“开书仪式”,表示这是新的一天新的一节课,一切重新开始,对学生上课的纪律和状态有非常积极的导向意义。他的做法是先静坐三秒,然后将书本放置课桌中央,笔放书本右侧,然后闭上眼睛再打开。形式很简单,静心的作用却非常明显。类似于这样的一些小小活动同样可以有很强的仪式感,我们可以去多设计,多使用。

3.让仪式感起到德育工作中的“符号”作用。即有仪式感的行为出现时,会自发地引发学生的重视,调动学生的热情。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真正让仪式感行为走进学生内心的行为,其要点两个,一是坚持,二是荣誉。有位班主任下发的期末报告书特别受欢迎,因为他的每一份学生期末报告书都是亲笔书写,他的书法水平非常高,每份作品简直都是艺术品,学生很喜欢。而且,他对学生的评语又优美地像是一篇篇散文,常常能击中学生的动情点。学生告诉老师,每一份期末报告书都是他们所最珍惜的礼物。学生为了对得起这份报告书,日常行为自然更加注意,学习生活也就更有目标与激情了,起到了很好的正向教育作用。湖北省特级教师夏远景的周记对话同样是这样。他对每一位学生的周记都精心回答,每一次回答都像一首首散文诗,学生每一次收都觉得是最宝贵的礼物。这样的教育行为充满着仪式感,充满着教育的真心与热情,长期坚持,自然会有非常好的教育作用。

二、结束语

总之,德育工作中仪式感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成熟,我们应当在实践中多加思考,以更好地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