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体育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兴趣
2020-12-08罗飞佳
罗飞佳
(江西省丰城九中,江西 宜春 331100)
体育教育对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教师及家长更看重学生的卷面成绩,忽略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但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急于求成,忽略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吸收,导致初中体育教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教育改革受到阻碍,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主要采取师徒式动作传授,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单一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活动范围,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符合当下的教育目标,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关注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和个性化需求,充分提升其学习的自主性,使其在体育学习中发挥自身的特长,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本文将探讨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低。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把课程列为“主科”与“副科”两类,顾名思义,把影响升学率的课程列为“主科”把体育课教学、音乐课教学、美术教学等列在“副科”之列,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学校、教师、家长都紧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紧盯着分数,虽然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各地把体育列为初中升学的考试科目,但学校的做法还是投机取巧,在考试之际突击训练学生的体育考试内容,不但起不到训练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有限,制约着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虽然国家给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学校的教学仪器和教学场地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近年来媒体对学校的个别教育事故的歪曲报道,使得学校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慎之又慎,少之又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体育器械的正常使用,给学生造成的不良的影响,打击了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机会。
(三)体育课程设计环节单一。现在学校的体育教学都采用一样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设计大都雷同,缺少创新,不能因地制宜进行改革,每节课都是一样的环节,不管室内还是室外体育教学,都是比较单一的形式,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没有坚持“生本主义”原则,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是按照教材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教给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也没有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对体育思想渗透和体育精神的教育还不够。
(四)教师没有形成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意识。在现在体育教学中,很多初中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体育课成了“放羊式”自由活动课,教师只是看着学生不打架、不损毁公物,不在体育器械上出危险,确保一节课安全平安下来。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由活动,教师成了旁观者,久而久之,学生的体育意识消失,体育兴趣不能够得到激发,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每况愈下。
二、初中体育兴趣教学的对策研究
(一)端正体育活动教学目标
学生对体育活动重视与否,取决于教师和学校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好坏。因此,教师和学校都应积极树立“健康运动”的理念,理解文化课与体育课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良好的体育活动,可促进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劳逸结合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要明确体育教学不仅仅是锻炼学生体魄,还要注重学生身心培养。在体育教学中,不是让学生“疯”跑、“疯”玩,而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要摆脱天气因素的限制,探索室内体育教学方案,可播放体育活动视频或者宣传片,让学生通过观看体育赛事或者宣传片,感受体育精神。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多以严肃的形象出现,而学生是被动接受者。然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这一模式,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多鼓励和引导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有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活动。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但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低谷或忽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渐降低甚至消失。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提高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优秀品质。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有效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和价值,在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把握住体育学科本质,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训练环境,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