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下建构数学模型思想的策略

2020-12-08龙魏琳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龙魏琳

(重庆市万州区王牌小学,重庆 万州 404100)

模型思想建构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把一些数学问题转化为更为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让小学生借助数学模型,对问题更加容易得到理解,并解决数学问题,体现解决数学问题的快捷与高效。模型思想建构可将数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而显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在目前新课改形势下,运用模型思想建构方式,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同样是一种数学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

一、实施教学情境创设,培养小学生对模型思想建构的感知力

模型思想建构源自现实生活实践,符合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创设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情境,逐渐渗透模型建构思想,将小学生数学思维引向模型思想建构,让小学生以相对容易的数学知识,解决抽象数学知识,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力与理解力。比如,教师在教学乘法数学知识时,就可以借助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图片,如苹果或香蕉等,创设一种生活情境:“到了秋天,苹果已经成熟了。现在有好多苹果,如果用盘子装苹果,每盘装3 个,5 个盘子能装几个苹果?”这样,小学生就会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即3+3+3+3+3=15。如果教师再向小学生提出9 个盘子又能装多少苹果的问题,这时,小学生自然还会以加法算式进行列式计算,但有些小学生却是感到这样的列式计算,就很麻烦了。这时,教师则顺势引出乘法算式,即3×9=27。这就让小学生对模型思想建构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对教师列出的这个乘法算式,在理解上就不那么困难了。

二、体现知识可视化,锻炼小学生依据问题自主构建数学模型能力

模型思想建构能够实现知识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具体化模型,将小学生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一目了然构建,可促进小学生发展思维力。目前,将知识进行可视化,将其当作一种教学方法,被应用于各种学科的教学,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同样具有较大助力作用。例如,还是以乘法数学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用积木搭起三种房子的模型,让小学生数算一下每种房子的搭建,都用了几块积木,当小学生数完积木以后,这给每种房子贴上像5×3、4×2 和3×4 这样的标签,让小学生感到这些知识具有可视化。随后,教师让小学生模拟邮递员,将分别写有4+4、5+5+5、3+3+3+3 和2×4 等多封信件,送到能对应的房子当中。这样,能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认知乘法与多个数加法之间的关系,产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顺着这样的思路,教师可鼓励小学生,由自己用积木搭建房子,引导小学生答出用2 块积木搭建一层房子,搭建四层房子需要多少块积木问题,这样,小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搭建的房子模型,列出2×4 或4×2 这样的乘法算式,进而通过模型思想建构,加深了小学生对乘法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小学生依据问题自主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

三、强化互助合作,建立小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意识

合作互助学习也是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同样被各学科教学普遍采用。相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运用合作互助学习教学法,愈加助力数学教学,主要是可增加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也助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小学生可以向同学或教师提出自己的数学疑问,再由同学间讨论或教师解答,解决疑问问题。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建构,合作互助学习显然不可或缺。在小学生群体当中,每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各有不同,造成每位小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同样是一种不同,所以,教师指导小学生进行数学模型思想建构,也不能千篇一律。比如,教师在教学《观察物体》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等模型,让小学生坐在自己课桌位置上,以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等模型的形状,小学生通过观察,因坐在教室中间两排和坐在两侧一排小学生的座位位置不同,自然会出现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等模型的形状。这样,教师就可以运用合作互助学习方式,让小学生沟通交流各自观察到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等模型的形状。

四、运用画批方式,培养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建构意识

画批学习法是将数学知识当作载体,运用数学模型绘画,批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拓展小学生数学思维,厘清数学知识逻辑关系,解决数学问题。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建构,运用画批方式,圈点勾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除法数学知识时,就可以运用画批方式建构模型。如“将55个荔枝平均放在8 个盘子里,每个盘子能够放几个荔枝?还剩几个荔枝?”教师引导小学生,在数学题目上,勾画出关键内容,像55 个和8 个,再对这些进行批注,再进行思考8 与几相乘,最能接近55 这个数。通过小学生思考,小学生自会想到乘法口诀8×7=56,但这又显然不适合这个数学题目。于是,则有小学生立刻想到,运用8×6=48,进而获得了对这一数学问题的解决,即每个盘子能够放6 个荔枝?还剩7个荔枝。这样,以画批方式,对这样一个相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数学模型的运用,解决了问题。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建构,因受小学生思维能力相对脆化因素影响,只能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对数学模型思想建构,进行潜移默化影响,让小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模型思想建构意识,并尝试以数学模型思想建构意识,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强化建立数学模型思想建构意识的偏向性引导,能以数学模型思想建构解决的数学问题,就以数学模型思想建构意识,去解决数学问题,以培养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建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