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方法分析

2020-12-08范志羽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范志羽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东坪乡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500)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的提问环节时,应该充分掌握提问的技巧,不能提问的太多,也不能太少,一定要抓住时机,使学习效果能够有显著的提升。因为,学生应该在课堂上起着主体的地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进行有效的提问,使学生能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教学质量进行提升。

一、将新旧知识衔接进行提问

在数学的教学中,教材上很多的新知识是由以前学过的旧知识延伸而来的,所以说,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提问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进行衔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即能够复习之前学过的旧知识,还能使学生对于新的知识进行深化【1】。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时的教学时,由于学生已经对圆柱的体积和相关知识的内容进行了基本的掌握,而圆柱的体积和所要教学的圆锥的体积的公式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环节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问题,例如:根据圆柱的体积对圆锥的体积进行猜想,说出其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就能够想到圆锥的体积应该和物体的底面积和高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说圆锥的体积和物体底面积和高有关系的话,那么可以说圆锥的体积是由底面积乘高的吗?为什么这么说?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同底和高的圆柱和圆锥,去研究两个物体之前存在什么联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为学生提供这三个问题,能够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圆柱的体积进行复习,还能使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进行大胆的猜想。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通过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进行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对新知识进行充分的接受。

二、将关键的知识进行提问

数学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教材中会出现非常多的概念和定率,这些内容不仅抽象,还具有重要的含义,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使用【2】。因此,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应该根据这些关键词进行提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重难点的知识。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倒数的认识》这一课时的教学时,对于倒数的概念:两个数相乘得1,那么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学生只能从字面意思进行了解,不能感受倒数的本质含义,因此,学生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应该为学生提供几个问题,使学生对倒数概念的本质进行感悟,并对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例如:倒数是作为几个数之间存在的怎样的联系?学生是怎样理解“互为”这个词的?2 和3 互为倒数。这句话是正确的吗?为什么?那么0 和1 存在倒数吗?请说明原因?让学生通过研究这几个问题,将比较抽象的概念进行分解,以学生能够轻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展示出来。当然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学习时比较容易出现错误的内容,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扫清思维上出现的障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将问题问在学习的关键处,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优化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根据惯性思维进行提问

因为小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经常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根据本身的学习经验去学习、思考全新的知识。但是数学知识错综复杂,使用惯性思维去思考问题的话,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提问问题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使学生研究新的学习方式。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2、3、5 的倍数”这一课时的教学时,学生已经能够2 和5 的倍数的特征,导致了学生在进行3 的倍数的探究时,受到之前学习的影响,觉得3 的倍数就是个位数是3、6、9 的数。教师不应该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知学生,可以为学生设计几个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例如:将3 的倍数写下来,寻找存在什么规律?将3 的倍数个位上的数进行更换,会出现什么不同?学生对3 的倍数存在什么认识?学生将3 的倍数写了下来,会发现会存在一些个位上不是3、6、9的数,如12、15、18、21 等等。让学生对之前的想法进行更改,通过教师的引导,对3 的倍数进行探究,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将每一位上的数相加如果是3 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 的倍数。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的目标,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增强。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掌握一些优秀的提问技巧,适当地进行有效的提问,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