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有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

2020-12-08王振宇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王振宇

(甘肃省广河县排子坪小学,甘肃 临夏回族自治 731300)

数学,自古就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许多人不喜欢它,可是它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我们的生活需要它,所以有很多学生“被迫”去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收获快乐,积极主动地乐于学习,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活化目标,体验成功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的道理,由于家庭、社会、遗传、个体、学校和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在新课程标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指示下,为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个别差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构建、自主习得,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在达成目标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例如,笔者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节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圆周长意义”的理解,立足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由表达;运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稍有变化的问题;借助于学生主体的测量、计算、自学、推导、论证等充分的实践活动而展开的。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达到的目标,根据自己选择的学习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结果会如何呢?答案显而易见。适宜的层次性目标,加强了学生的目标导向性,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普通学生能达到教学课标规定的要求,而部分学生则在自选目标中使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得到更深一步地深化。

俗话说得好:“十个手指有长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活化教学目标,让学生各取所需,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使他们产生不断向上的动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引领点拨,激发学生创新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与点拨者,充满活力的课堂上,教师应不时地去使“一池春水”不断涌动,教师应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注入活力,不断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的创见,让学生的创新发现成为课堂的宝贵财富。

比如,在“一一间隔的规律”教学中,教师通过构建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探究不同的间隔排列规律:①两种物体在直线上一一间隔,第一种物体两端都有。②两种物体在直线上一一间隔,第一种物体一端有一端没有。③两种物体在直线上一一间隔,第一种物体两端都没有。④两种物体在封闭图形中一一间隔排列。学生们通过操作、探究、交流分别探究到了在几种不同情况下两种物体的个数之间的规律,但教师认为还有待于将学生的发现不断的引向深入,让学生不断发现、不断创造,于是教师引领学生对几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鼓励学生进行新的发现,去发现这几种问题模型之间的联系,首先是第①种情况与第③种情况之间的联系,学生认为第③种情况中第一种物体相当于第①种情况中第二种物体,所以可以简单地用“两头的比中间的多1”来概括这两种情况。其次是第④种情况下的规律,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模型与第②种情况其实是一致的,只要我们将第②种情况的图连接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所以这样的两个规律也可以合二为一。经历了这样的观察与比较,学生对脑海中的几种不同情况分了类,学生就能调动此前的模型来解决问题,显然,这样的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多元化,学生的探究、发现、创造成为课堂教学的宝贵财富。

三、活化形式,寓练于乐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练习模式单一,学生逐渐失去了练习的兴趣,也失去了形成技能的有效的锻炼机会。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这已成为数学老师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学习内容,活化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寓练于乐。

例如,笔者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摒弃传统的、静止的书面练习,代之以生活场景的模拟,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中完成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知识与技能的训练。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和多媒体插入化静态的习题为动态,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们多维再现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了长方形图形,它们的面积没有变化,拼成的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不但学得高兴而且充分地理解知识,懂得应用割补法直观、形象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设计,学生不仅享受到了思维的快乐,而且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练习是巩固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它不应拘泥于书面训练。教师应该活化练习的形式,设计形式多样、针对性、趣味性强的练习,化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自动、积极地去巩固内化所学的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活化目标、内容、形式与评价是冲破传统课堂模式的束缚的四条“活路”,它能使数学课堂焕发活力,绽放其独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