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愉快,学的轻松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探讨
2020-12-08刘梅芳
刘梅芳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鹏田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100)
相对于其他阶段来说,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高,并且由于年龄的缘故,在课堂上很难做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利用新颖和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开展教学,进而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游戏开展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游戏教学法是通过将数学知识内容融入到游戏中,进而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来进行知识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乐趣。
一、通过开展游戏教学,简化数学知识内容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游戏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知识的学习上。从整体上来看,所有的小学生普遍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而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就更差了,特别是在学习一些理论公式或者是数学概念时,由于这一类知识本身较为枯燥和单一,因此在学习这一类内容时学生很难提起兴趣。而通过开展游戏教学法,将一定的知识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就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除此之外,游戏不仅刚好契合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放松。
例如,在学习“10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相关内容时,由于学生在此之前没有学习过这个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全新的知识点,基于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排斥、恐惧等现象。因此,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很难活跃起来,这就使得他们很不能够对数的组成与分解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在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开展数学游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猜数游戏”,让学生与自己的同桌组成“1 对1”的游戏方式,其中一人进行实际操作,一人进行学习共同配合,最后成功闯关,完成游戏。在游戏前,教师先为每一队的学生发放10 个小方块,引导学生在手上放置10 个小方块,并分别放在两只手中,然后向另一人出示其中一只手,让他猜在另一只手中还剩下几个。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渐减少学生的思考时间,如:一人在一只手中出示了6 个小方块,让队友猜测另一只手有几个,在第一轮给予学生一分钟的思考时间,在学生通关后,下一轮游戏的思考减少10 秒钟,以此类推,引导学生进行闯关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对10 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式进行运用。如,假如左手有6 个小方块,则右手的小方块数为“总小方块数-左手的小方块数”,而总的小方块数为10 个,左手的小方块数为6 个,那么代入即可得出“10-6=4”,即右手的小方块有4 个。如此,通过开展游戏教学,将课堂内容融入到游戏之中,引导学生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知识学习,达到了简化数学知识内容的目的,使得学生能够玩得愉快,学得轻松。
二、通过开展游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集中注意力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一堂课足足有40 分钟,要保持整堂课的精力集中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更遑论是小学生了。开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使得学生利用高效的办法来对一些事物进行理解和阐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意识逐步得到培养。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时间》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举办一个“认识时间比赛”,教师可以制作一个“时钟滴滴答答转动”的动画,然后播放一首简短的小歌曲,在歌曲播放完毕后马上按暂停键,引导学生对暂停后显示出来的时间进行抢答,并设置相应的名次奖励,看看哪一位同学答对的最多。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开展推算游戏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如,教师:“18点后再过2 个小时是晚上几点?”学生:“18+2=20,根据24 小时制可以推算出是晚上8 点。”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而让学生的好奇心带动学生参加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计算的方式来认识“时间”这一概念。如此,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认识时间”这一内容,还对学生的加减法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还能够锻炼学生的上进心和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本身年龄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富有趣味,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通过游戏教学法将知识内容放置到游戏中,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开展高效、科学的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