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小组合作的应用

2020-12-08刘尧霄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刘尧霄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白舍镇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500)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教育的先进化,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们的重视。在现代数学的教学背景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得到实践,而真正适合学生、对学生有效的,则屈指可数,而小组合作这个教学方法就为其中之一。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充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水平进行智能分组,有效地为学生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通过合理的小组划分来构建数学课堂

在一个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学习水平、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能力都不同,这就会导致许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关注到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而忽略其小部分学生,导致这小部分学生不能受到充分的关注,从而使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降低,这是不利于他们后续数学学习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组合作时,应该注重小组成员的划分,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获得相应的知识收获【1】。

例如:在进行《统计》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总结,设置一些重要的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相应结论。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小测等方式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进行了解,接着教师就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小组划分,让每一个小组都包含不同程度的学生,如:一个小组内,必须保证有一名处于学习上游的学生、一名学习处于下游的学生,剩下的为处于中游的学生。然后,教师可以将所要解决的问题列出来,让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保证在讨论过程中,小组内的每位成员都能参与到讨论中去,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分工得出结论。最后,到时再让每位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进行小组汇报,将各自小组的讨论结果与班上其他同学进行分享。通过这样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的办法,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改善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不断增加学生自信心,使数学教学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从而帮助学生以最高的效率完成数学课堂学习。

二、通过调控合作的内容来构建数学课堂

学习是一个充实的过程,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十分注重有效性的学习途径,若是不能很好地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控协作的话,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对于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是不利的【2】。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的小组合作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小组合作分工进行详细调控,帮助学生更加协调的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周长》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本节课的课堂教学重点内容,根据小组成员的人数进行分工安排,让小组合作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首先,教师要熟悉这一部分的教材内容,抓住其中的重点:“长方形”“周长”。然后,以每组三人的标准进行小组划分,让组内的三位成员分别进行长方形图形制作、数据测量、数据记录。最后,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和帮助学生。通过这样重点突出、分工明确的小组调控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长方形图形特点以及周长计算公式的印象,有利于课堂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通过合理的学习评价来构建数学课堂

评价是一种特殊的总结方式,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都具有特殊的意义,都是不可磨灭的存在。在学习中,每当经过一个阶段,进行适当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针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不足进行改正,对于后续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评价的优势出发,评价每个小组的课堂表现,指出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信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

例如:在进行小组讨论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末尾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形式进行总结,还可以通过自身对学生合作过程中的观察进行评价。首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然后,在小组合作结束后,到时可以邀请几位学生针对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对自己组员的表现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再针对学生整体的问题进行解答,并选出最优秀的小组进行鼓励。通过这样评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强调,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反省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认知,为后续的合作学习做好铺垫。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具有积极作用,教师需从小组划分、调控合作、学习评价这三方面入手,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小学数学总体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