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构建小学一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2020-12-08蒙芳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蒙芳

(广西省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么窝小学,广西 百色 533400)

数学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特点是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际活动而产生。为此,数学教师只有课前扎实备课,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结尾回味点睛,才能够达到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或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

一、小学数学的概要分析

小学数学教材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持续、稳定、和谐地全面发展,它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等诸方面的特点,其知识特点是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际活动而产生。这样,数学教学就不能只是单纯讲授,而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探究、实践和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在现有的实际生活的基础上,亲身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小学一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由于小学数学教材在呈现方式和内容选择上都以学生的最优发展为基本理念,编排上源于生活、贴近实际、图文并茂、由浅入深、形象直观、趣味无穷。因而,数学教师课前要认真扎实研读、感悟、领会教材内容,在遵循教材思想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深知教材内容的重难点,进而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法,有的放矢地让学生亲身经历探求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观察、验证和交流的快乐学习生活中掌握数学教材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课前扎实备课也为教师吃透教材和教学大纲、灵活使用教材,有目的、有方向地破解学生认知上的重难点打好了基础,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使高效课堂的构建水到渠成。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采取如下的几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1.通过画图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和生活经验都很少,在课堂上讲解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时,学生就会一筹莫展。此时,让学生变换一种思维方式,在纸上画一画图形,使其不易理解的数学问题图像化。这样,既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使该题题意简单直观、有条理地显示出来,使学生茅塞顿开,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巧妙地算出了答案。这既加深了学生的知识领悟,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和爱动特性紧密相连,如果切断他们的思维与动作的必然联系,他们的思维就一定不可能迅速发展。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一切可能的机会,诸如让学生分一分物品的多少,量一量物体的长短等,使学生在自己不断地实践、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兴趣大增,由已有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积极探索出所求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案。为此,在课堂上多创设适应学生爱动特点的实践活动,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实践兴趣和课堂效率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由于课堂练习可实测学生对其学习内容、知识等诸方面的掌握情况。因此,巧设课堂练习可对学生当堂学习行为进行准确的评价,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习内容巧设针对全体学生的基本类型、提高类型、综合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练习,这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已学的知识,深化了课堂学习内容,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及时自评。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展现,便于教师及时补救学生没掌握的相应知识点,更利于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效率成倍增。

(四)做好课后查问及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课后的回顾与思考,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那课后具体反思些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反思自己课前选择课堂教学的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最佳。其次,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行为是否得法、合理,是否随时关注了学生认知目标达到的程度,并据此适时地调控了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再次,反思自己“教的什么”与“怎么教的”策略、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也要反思自己是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到了学生认知的信息,诸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等。这样,教师不仅对自己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提炼,而且提升了自己处理课堂各种偶发事件和学生不利表现,以及干扰课堂教学任务不顺利完成的各种细节的应对能力,使得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得以不断提升,构建高效课堂的技能日益形成。

三、结语

总之,小学一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之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教师的长期坚持,一丝不苟地总结经验和研究探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目标,课前扎实备课,课中及时组织、引导学生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