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8何丽
何丽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甘泉中心学校,甘肃 天水 741023)
新教育时代来临以后,比较主张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希望让同学们在知识学习、知识锻炼方面得到更好地成长,在学习的眼界上更好的开阔。初中化学教学的思路需要以学生为主导,观察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变化,在微课的融入过程中抓住重点,确保初中化学教学的综合内涵不断地丰富。
一、微课的应用意义
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很多学生在最开始都无法透彻的理解,因此在考试成绩上十分不理想,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不断地降低。微课的应用在于从全新的角度来分析,让同学们在化学知识的掌握、锻炼方面按照正确的思路来完成,不仅能够在学习效率上提升,在学习质量上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微课的应用是通过不同的知识点总结、推导来完成的,先让同学们记住一个知识点,然后不断地发散思维,最终在化学的知识脉络上更好地掌握,在课堂的教学方面会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教育来完成,这对于学生的成绩塑造、能力提升可以实现循序渐进的效果,不会一下子对学生的信心造成太大的打击。微课的教育还会融入多媒体的视频来完成,尤其是在化学的试验教学方面,让同学们对各类有趣的试验自己动手操作,不仅能够在化学物质的变化观察上得到正确的结论,同时还能够在初中化学教学的效率上、质量上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塑造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微课的应用原则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进行应用必须保持科学性、合理性,如果继续按照教师一个人的想法来完成,不仅没有办法在知识的掌握上保持在牢固的状态,同时对学生的能力塑造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五氧化二磷”的知识点学习,要求同学们对元素的反应过程和反应结果、反应化学式进行掌握,此课程是通过试验教学来开展的。带领同学们进入实验室之前,利用微课的方式花费5--10 分钟来对同学们进行试验要点的阐述,要求同学们选择化学材料的时候带上手套;禁止从化学实验室携带药品出来;禁止触碰无关的化学试剂、化学试验仪器;严格按照制取步骤来操作。同时,利用微课教育学生错误操作的结果,让同学们在化学知识的实际锻炼上保持高度的谨慎,收起自己的玩乐心态,要坚持在微课的学习与锻炼上从正确的思路来出发,这样才能在长期学习、长期进步上得到更好的成绩。微课的应用在于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的知识点来完成,通过专业性的教育可以对同学们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塑造。
三、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对课堂内容深入解读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各类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较强,希望让同学们在化学的学习、应用、大千世界的了解上取得更好的成果。“空气构成”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都知道空气当中是含有氧气的,没有氧气就没有办法生存,但是对空气当中的其他成分却不甚了解。微课的导入过程中,通过动画演示的方法来完成,人体吸入空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空气当中必定是存在二氧化碳的,只不过数量占比非常少,大家几乎感觉不到。空气当中的确是包含氧气的,但是并不是纯氧,人体如果单纯地呼吸纯氧会导致自身的老化速度不断加快,缩短人体的寿命,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不正常的影响。所以,即便是在医疗当中的氧气使用也是非常谨慎的,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除了二氧化碳和氧气外,空气当中的绝大部分气体是氮气,氮气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气体,经常用来充实各类食品的包装,能够对食品的保质期进行延长。这三种气体就是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其他的气体,但是占有的含量微乎其微。微课教学对于课堂内容的解读,还可以拓展到人类寻找新家园的层面,宇宙当中含有无数的星体,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适宜人类生存的新家园,其中的一大难题就是空气不合适。
(二)完善试验教学的内容
微课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能够对学生的目光更好地吸引,促使他们在知识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上不断地提升。《常见的酸和碱》在教学方面,酸碱试剂是非常不同的,微课教学一方面是在实验室播放相应的动画和实际案例,另一方面让同学们动手操作,但是注意在护目、护口鼻方面要严格按照工具佩带标准来完成。在酸碱试剂的测试方面只允许采用现有的材料和试剂,不要私自将酸碱试剂进行混合。学生能够操作的部分十分有限,通过微课对于学生暂时不能操作的内容进行展现,让同学们在知识的学习、锻炼上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掌握,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为后续的化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微课能够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试验部分更好地改善。
总结
我国在初中化学教学方面非常地重视,微课的应用正一点一滴的渗透,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大家比较能接受这一全新的授课形式,而且对他们的成绩提升、能力进步都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初中化学教学的知识点比较多,微课的应用以及课件的制作要结合课程的教导目的来完善,伴随着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微课的内容也需要不断的革新,尽量结合当今社会的化学时事热点来完成,让同学们在分析和探讨的时候可以拥有更多的话题,在学习意愿上更好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