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思维
2020-12-08李晓琴
李晓琴
(临夏市新华小学教育集团,甘肃 临夏 731100)
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可见数学有着发展学生思维的天然优势,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探寻发展学生思维的办法。
一、结合学情促进思维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发展,且当前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会学”“善学”,因此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小学生的感性化、形象性思维较为明显,其发散性思维、理性思维不足,且不同阶段的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也发生着变化,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了解学生,结合教学需要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教材,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情实际适当地对教学进行调整,必要时借助视频、投影仪等教学用具及手段,帮助小学生实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顺利过渡,使教学真正教会学生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潜能,进而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针对不同阶段的小学生,可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如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可借助尽可能多的感性材料辅助教学,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现象,形成数学概念,而针对抽象概念有所增加的高年级小学生,可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总结归纳数学公式、数学法则、数学概念等,使学生逐步夯实数学材料,进而增强对数学的认知,为发展起数学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学情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的动态生成信息,采取针对性地教学办法,适时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通过设问发展学生思维
教师精心设计的设问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及思考能力,学生需要消化教师的提问,并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而这一系列环节便是实现学生的思维碰撞、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的设问不但要紧扣教学内容,而且还应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和较好的启发性,同时做到难易有度,力求通过设问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加、减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紧扣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设问,在讲解教学重点内容之前,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想想为什么两步计算会比一步计算更快更简单呢?通过设问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地去思考探究,进而实现发展、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课时重点,适时抛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边学边想,进而自主深刻地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中的简便算法。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之后,教师还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大家再想想加法简便计算和减法简便计算都有什么规律?我们在计算加法时,如果加数是接近整百的数,可以用哪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通过富于启发性的设问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总结所学知识,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不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设问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具有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的天然优势,教师不间断地精心设问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地思考、探索欲望,在不断地认知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锻炼和发展。
三、借助动手实践发展学生思维
动手实践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起小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重感官,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发现数学的规律、掌握数学的方法,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年龄特点及认知情况,精心设计丰富有趣的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启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积极思考、发现未知、寻求规律,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不断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分类》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结合课时引领小学生开展制作不同三角形的实践操作活动,当学生应用不同的三角形模型可制作出不同的三角形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指出它们分别是什么角?有何特征?这些三角形分别有什么共通点?不同点?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还可进一步予以启发,引导学生按边比较这些三角形,并加以分类,学生在动手实践及教师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很快归纳出三角形的特点、种类,其思维能力也得以不断地拓展和提升。动手实践在调动学生多重感官的同时,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然而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忽视实践操作与思维培养之间的联系,也没能够适时点拨、指导,单纯地为了实践而实践难以实现其服务于思维培养的目的,因此教师需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实践活动、材料的价值,不断优化数学实践指导活动,使实践活动凸显出较高的思维培养含金量,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俗语说“学贵善思”,思维是学生认知、思考、创新的关键,而数学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思维交流的活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优化,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