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有效设计初中数学作业的策略

2020-12-08熊小琴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熊小琴

(江西省宜丰县第二中学,江西 宜春 336300)

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改革曾提出一些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综上可见,改革作业批改势在必行,否则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如何优化数学批改方式,发挥评价的应有功能呢?笔者借鉴作文批改方式,在题边的空白处加上简炼、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批语,诱导学生"自查自纠、自诊自治、自思自强",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转变教师作业设计理念,采用多样化作业设计方式

转变初中数学教师的作业设计理念,采用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方式,是优化初中数学作业结构的基础。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理念的相关要求,在关注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方式,多角度分析学生目前存在的数学学习困境,通过数学作业修正学生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此外在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初中生数学学习的需求,以数学教材为导向,全面分析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面临的实践问题,将数学作业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学生不断地学习知识、巩固作业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学生之间的分层

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会愈发明显,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理解能力会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差距。如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仍采用统一式的理念,那么无疑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是雪上加霜,会严重阻碍学习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在当下的数学教育教学中,已经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数学作业,进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要想在实际初中数学作业布置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分层设计,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能力、个性特点以及知识储备等方面进行合理分层,这也是进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基础前提。教师在进行学生分层时,尽可能进行全面性的考察,例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自身的智力与能力、学生的成绩、课堂表现以及自身品质意志力等。一般会为学生分成A、B、C 三个等级,其中A 层次代表学习能力较强,并且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B 层次代表着学习能力一般,并且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而C 层次代表着学习能力较差,并且学习基础也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注意,每一层的学生数量都是不固定的,并且也没有固定的数量限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合理调整自身所在的层次。另外,为了让学生对分层不产生负面情绪,教师需要尽早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进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配合。

三、准确的划分不同难度的习题

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大量的寻找作业习题,不能仅仅将作业停留在练习册的习题布置中。在搜集到大量的习题之后,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将习题进行划分,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将习题分配给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习题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的解题方法,找出同一类型的数学习题,让某一批次的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另外,在进行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鼓励其寻找创新型的解题方案,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习题内容,使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更有信心,有足够的动力进行数学学习。准确的划分习题的难度层次,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习题进行分配,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需求,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四、灵活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人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足够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和实践,并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作业兴趣的激发,将灵活多样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们在学习了某一个知识点以后,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作业方式,让学生从多方面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应用与分析,而不是一味地通过题海战术巩固知识点的记忆深度。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初中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作业批改评价多元化

采取分项评价的批改,在平时作业批改时,很多老师简单写一个“阅”字,或者单纯利用“优”、“良”、“中”、“合格”、“待合格”等几个等级评价学生作业,注重解答结果正确与否,这样的批改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不利于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给学生作业一个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可采取分项评价的批改方法。作业批改前,在学生的作业后面附上一张分项评价表格。批改时,以解题思路的合理性与创新性、运算结果的准确性、格式的标准和书写的工整等情况作为衡量标准,对作业质量用ABC 等级给予综合评定。

总而言之,作业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数学作业,做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在作业中都能有所收获。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关注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保证作业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