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0-12-08吕龙军
吕龙军
(江西省九江出口加工区学校,江西 九江 332000)
情境是连接学生与数学的纽带,也是教与学“视界融合”的一种媒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课堂是小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期望。因此,很多数学教师把创设情境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让情境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点看法。
一、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数学现实”
这里的“数学现实”主要指小学生已有的数学积累,包括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主要通过直观感受来认识事物、接受新知,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形象思维逐渐向逻辑思维发展。因此,数学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
例如,情境内容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或者可以直接触摸到的事物,也可以选取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可以引起学生共鸣的事物;呈现的方式可以是画面感较强的故事或者动画、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活泼有趣的游戏等。创设这样的情境既能满足小学生天真活泼、喜欢新奇事物的天性,又能通过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且与新的数学知识建立某种联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掌握了新知。因此,教师在围绕某个知识点创设情境时,一定要“蹲下来看学生”,要试着用“儿童的眼光”看问题,以一颗“童心”接近学生、听取学生的心声。
二、创设问题情境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想要解决疑惑只有经过思维。我们在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中,都是以问题为开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才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关键。因此,教师也应以学生的认知矛盾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有了问题的引导学生的认知矛盾也会被激发,且也更扣动学生的心弦,从而让学生于矛盾出提出相关的质疑,让学生能主动探索知识,这样也能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教师也应创设具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悬念问题情境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如强烈的求知欲望、好胜心等,以此设计更加新颖、科学、合理的情境,促使学生能在探索中主动提问,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于好奇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悬念情境也就成为比较直接的诱发因素。以教学“年、月、日”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满怀自信的给同学们发出邀请:“同学们随便说某一年的某一月,老师都能快速地说出这个月有多少天。”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并不相信老师都能很快地说出,但是经过实践之后同学们发现教师确实说的都是正确的。如此,教师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紧接着教师可以把握好时机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校:“老师不用翻开日历本就能知道每年的每个月有多少天,因为老师掌握了一些规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吧,学习了之后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快速地说出每个月有多少天。”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得到有效的激发,那么学生也会更加主动的学习。
三、创设游戏活动情境
在创设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好动、好玩、爱游戏是处于8 到12 岁年龄段的小学生的普遍特征,也是小孩子的天性。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在情境创设的时候,同样应该要认识到,小学生比较喜欢游戏,也比较善于从游戏中去寻找快乐,获得特殊的体验,因此,如果能够将游戏和情境创设有机融合,创设带有游戏色彩的情境,将能够真正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习特点。如:在教学三年级《可能性》这一知识时,和学生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一个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 的乒乓球各一个,其中2 个白球和4 个黄球,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还是一定能摸到几号球呢?可能摸到什么颜色还是一定能摸到什么颜色?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的基本方法。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老师带领学生玩,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
四、多媒体情境助力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几何图形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想象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传统的几何图形教学,全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没有直观图像的体验,使得他们无法想象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换,教学效果甚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带来几何图形教学的“福音”。教學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直观、形象的图形情境,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使抽象的图形教学直观化,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近年来情景教学策略也已经被广大教育者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且相关的实践也已经表明其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终也让学生更加渴望学习数学知识。为此,教师也应积极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发挥其对教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