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小学语文在线教学研究
2020-12-08骆世操
骆世操
(重庆市开州区麻柳乡鹿硐中心小学,重庆 405457)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我们的日常生活,疫情战争的爆发将人们打得措手不及。一时间各个学校开学时间无法确定,于是停课不停学的工作也逐渐在各个地区展开。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和信息技术融合,实现多元化教学。小学阶段是奠定学生们初中时期和高中时期的重要基础时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属于一门语言运用类极强的科目,教师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学生们实行新型的教学方法,进而增强班级所有学生在线上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为自身以后的人生道路做好铺垫。
一、疫情期间小学语文在线教学面临的问题
小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疫情背景下的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线上,失去了原本在课堂中的集体学习氛围。线上教育主要以教师的单向传递为主,缺乏和孩子们的互动,这样的情况,会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僵化,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不高。线上教学致使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变远,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始终隔着屏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态掌握不足,对学生的纪律情况难以及时进行调整,导致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除此之外,疫情背景下的线上学习活动,使学生们的学习阵地发生转移。部分家长由于忙着工作或者处理其他事情,疏于对孩子进行学习管理,当家长对线上教育活动的配合度不高,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难以展开。
二、疫情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在线教学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线上学习兴趣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要求教育教学要面向大众、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微课凭借自身的直观性、实用性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微课的特点,在语文线上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创设教学情景,将语文中枯燥难懂的知识点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生们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腊八粥》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设计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学习,微课可以让学生预习一下文章中提到的腊八粥如何制作。小学语文教师的在线教学中为学生们创造了制作腊八粥的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向学生发出提问:自己所熟悉的腊八节是如何度过的,与学生产生问答互动。经过教师鼓励学生回忆,让学生相互沟通讨论腊八节是如何度过的。教师可以将学生讨论的结果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们做更好的总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更清楚的了解,让学生更加热爱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开展微课教学,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网络学习并不陌生。
(二)利用钉钉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
钉钉作为一个很好的教学办公工具,可以在学生课前课后检测学生,并且能够让学生按时上课。钉钉群的消息可以永久存在,所以教师在线上发布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状态。在疫情期间,教师可以通过钉钉来进行师生互动,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钉钉来与学生增加互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生们学习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己亥杂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钉钉发布任务,每个学生都需要将本首古诗背会并且正确默写。学生在线可以给老师背诵,背诵之后可以在钉钉上签退,教师利用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得学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且在古诗教学中和学生完成了很好的互动。这样打卡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师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三)利用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学习进度
教师在疫情期间可以通过家长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可以在微信家长群中督促学生学习。教师要注重和家长的良好合作,创立合作机制。首先,要搭建与家长的交流平台,提升家庭育人水平。其次,要密切家校信息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家长通过微信群、QQ 群等交流平台来及时掌握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学生们学习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中的《那一刻,我长大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家长微信群里发布学生需要写作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提前学习。写作属于语文学习当中的一大难点,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更加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教师在这时需要和家长一起鼓励学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进度。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对于教育教学也是越来越重视,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崛起,其中线上教学成为疫情下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师在小学语文在线教学中一定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