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12-08左中群
左中群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校,重庆 江津 402260)
引言
高中地理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学科,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但是这些知识点之间关联却不大,学生在学习与记忆中存在着困难。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可以将一个个知识点归纳总结起来,让学生对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更好的学习与掌握地理知识。并且这方法还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积极作用。
一、思维导入应用原则
(一)以教材内容为主兼顾开放性原则
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就要以教材为主,不能脱离教材随意发挥,这样就偏离了教学的初衷,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思维导图应用的另外一个目的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还要良好的掌握开放性的原则。允许学生在思维导图中适当的融入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这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结构简单内容凝练
思维导图就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条线、文字以及图形展示出一个知识结构的框架,其本身具有间接、凝练的特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时要注意这一原则,不能将教材中的所有细节内容全部展示出现,这样反而会导致思维导图的混乱。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就是要引导学生的思维,简单的结构,凝练的内容才能让学生思路清晰,通过该导图直接抓住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预习是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进过有效的预习可以适当地减低课堂学习的难度,于提升教学效果有益。高中地理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就可以鼓励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来预习,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主可适当地融入一些课外内容。
例如在学习《交通运输的布局及其影响》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规定一个主题,依据此来制定思维导图。确定主题的目的并非是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要让学生更加全面的预习课本知识,保障预习的效果。在该课程中教师可以出示以下主《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其可以围绕这些主题结合教材内容独自绘制思维导图,反之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即每3 人一组,每人就某一个主题来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在将这些思维导图合并起来。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观看他人的思维导图还可以激发自身的思维灵感
(二)利用思维导图来解决疑惑提升课堂效率
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某一个知识点应当规划到哪一个分支中去。尤其是在学习内容中包含知识点较多的情况下,哪些知识点可以在同一个分支下,哪些知识点应该分到不同的标题下,学生们容易混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不懂得知识点、存在疑问的之知识点标记出来,然后在集体分析、
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内容时,会涉及到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水平运动、天气系统、气候的变化、大气环流与气候等等内容。一些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就提出了这一疑问“为什么气候和气候的变化不能划归到同一个分支中呢?或者是将其合并起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结合教材进行了具体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的意识到这两个部分的关联以及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学生在明白这一知识点之后,就可以快速地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效率。
(三)理清知识结构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思维导图不但可以在预习中应用,在重点难点的讲解中应用,还可以在课后巩固的时应用,但是对思维导图的需求是有差异的。课前预习时思维导图注重的是细节之处,要求学生可以全面的认识教材知识点,课后巩固时注重的知识框架的完整性。在课后复习巩固时可以采用填写式学习模式,即绘制出部分思维导图,让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点将空白处填写完整,实现由面到点的复习。
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样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效果自然可以得到提升。无论是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教师课堂教授中,还是在课后复习巩固中都可以应用思维导图,但是要注意坚持以教材内容为主兼顾开放性原则、结构简单内容凝练的原则。让思维导图成为地理教学的辅助工具,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识图绘图能力,促进学生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