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普通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研究
2020-12-08何坤
何坤
(贵州省平塘民族中学,贵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8300 )
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分析能力,逻辑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这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学好数学的必备因素,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极为重要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将知识不仅局限于课本中,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能力进行应用。
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意义与作用
数学素养是否具备是检验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程度与掌握水平的基本标准,是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与应用数学的基础所在,因此数学素养不仅仅是依托于教材中的知识,其更是凭借基础知识进行更广阔数学学习探索的重要工具,其更多地注重的是应用,只有将学与用进行有效的结合,学生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学懂数学。
而对于教师而言,数学素养也是教师教学方针的指导,教师将培养数学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时也能将数学素养作为评判学生的学习标准,使学生不拘泥于做题与考试,让学生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培养方向,同时数学素养的培养也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也能促使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二、加强农村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分析
在高中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的枯燥单一,二是课堂气氛存在争议,三是学生能力不一。为解决以上问题,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从数学教育的基础出发,践行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提出以下三点解决方法和策略。
(一)数学教学注重多样性
多样化的数学教育不同于单一教学的枯燥。首先,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教师讲授的数学知识情景,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际展示、教学互动等方式展开课堂,拓宽教学范围,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探索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了教师授课单一的尴尬局面。其次,教师还要增强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做到学生之间互相查补短板,学生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教师的教学不再枯燥单一。教师对于课堂多样性的重视,对于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拓展素质教育大有裨益。
(二)重视课堂气氛
数学课由于抽象的性质,与其他科目的课堂氛围本来就不同,但仍需重视课堂气氛。课堂上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要注意数学课不能过于活跃,这样不利于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调动课堂气氛关键在教师,上课不能太死板,也不能太放纵,教师对于课堂气氛的把握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氛围的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做出了基本性的铺垫。
(三)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避免数学教学课堂上出现一刀切的教学讲课方式,充分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水平,积极响应素质教育,这样,对针对性的教学十分有益。另外,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保持平等地位。如果学生要处于主动地位,就会被动地灌输知识。教师要有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良性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进行相应的培养。
三、培养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首先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根据学生的自身差异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可能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教学周期,因此在进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为眼前的短期效益而忽略了在今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数学核心素养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教师应该持之以恒,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只有经过一定时间量变,才能到达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高这一质变的过程。
再者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应更多地依托于教材,教材的编写都有着严谨的知识体系与教学模板,教师完全可以凭借教材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不能过多地依赖于课外内容来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忽略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课外内容的教学应仅仅是作为拓展与辅助教学进行使用。
最后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方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与探索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探索中的乐趣,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正向的指导与鼓励,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四、结语
由此可知,数学素养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数学素养的培养,并通过正确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来推进教学中的数学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对把握好数学素养培养过程中的原则与方针,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定能得到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