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带刺的朋友》的教学
2020-12-08陈小英
陈小英
(仁寿县曹家镇九年制学校,四川 仁寿 62059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精美文化的感染及熏陶,促使孩子们的语言得到发展,提升审美观念及品德上的素养,生成自己优秀的品性和健康全面的人格。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熏陶,提高感染力。[1]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也未曾忘却这个使命,也在努力地追求并探索着适于自己的教学。曾记得《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教学,与大家分享下自己的部分感悟。
首先,在教学本课时,我没有选择让孩子们齐读课文和在我的带领下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放手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来阅读理解课文,并探究:刺猬偷枣,“我”应该瞧不起它才对呀?为什么“我”还暗暗钦佩它,并说它本事高明?那“我”是如何用语言来描写它偷枣的本事高明?“我”把刺猬当作朋友还是敌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能口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吗?交代好阅读任务后,我便巡视,适时指点。这样的学习方式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孩子们有自己朗读或默读的、有找同学合作阅读的。教室里热闹极了,我观察他们朗读完课文后,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与他人合作来完成我提出的任务,争论并圈写答案,在教室里走动,去其他小组交流自己的信息,总之,一个个都挺带劲儿。当时看到这一幕,我还真有点担心,孩子们太小,放手自己做,效果会不会很糟糕。结果在他们最后的汇报中我会心地笑了,看来他们讨论交流汇总的效果,比我一个人讲的效果好得多呀!由于在这堂课中,学生们变成了完全的学习主动者,他们自己选择的合作者、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激励自主性的海量阅读和选择性阅读,这样 无所拘束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来激起他们的进取性和不断追求新的问题的出现。
其次,孩子们阅读时,我在阅读方法上给予了指点,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因为好的方法能让孩子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问题,完成对文本的感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语言的美感。如我提示孩子们抓住“聪明可爱的小东西,没想到偷枣的本领还可真高明啊!”(1)中“聪明”“ 高明”是关键词,找文中哪些段是写聪明的刺猬偷枣的呢?其中哪个段是重点描写偷枣本事高明的?作者写作时运用了哪些动词来生动的表达偷枣本事高明呢?这些段都要精读(即仔仔细细地读),而“我”对小刺猬的关注则略读(即粗略的读)。生反馈,“爬,归拢,打滚儿、,扎、驼着、跑”这些动词,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它偷枣本事的高明啊!关键词句情意的表达作用,就显而易见了,这个刺猬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这样带着目的去筛选性的阅读,既避免孩子们产生盲目阅读的枯燥感,又能让他们感受到了精妙的阅读方法带给他们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获得的成就感,品尝语言生动性带给的激情与美感。
再次,在语文教学中,要求促进学生语言积累和口头表达力。我在教学本篇课文时,通过要求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小刺猬的偷枣过程。这样的句子训练,加深了他们对本文的学习方面的要求和认知,从而达到提高运用语言文字来描述事物的能力。如:聚焦“爬来爬去,归拢,就地打滚儿,扎在、驼着、急忙地跑去”这些表述动作的词语,要求以“小刺猬……真高明”为起始句,用自己想到的句子讲刺猬本领高的过程。学生们在叙述时,几乎都用上了 “哗哗、噼里啪啦、噗”的拟声词,看起来声音和动作的融合,让他们自己的语言也更生动、形象了。我针对学生的不同描述适时予以点拨、梳理,使他们更能熟练运用所积累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描述,既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又使语言的表达力进一步提高。
最后,让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中领悟作者对小动物的情感关注上的变化,在语言文字的感染熏陶下,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与关注。因为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是倾注了作者的情感,从而让它变得有血有肉,不但给人启迪,而且还给人精神上的慰藉。本课作者的情感蕴含在哪些地方呢,带着孩子们再次走进文本,对重点句,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去寻找,去体验,去领悟。在读中不断共鸣于文情,激发了喜爱与探究小刺猬的生活历程。找到了作者对刺猬称呼语的变化中就蕴含了这样的情感。如:那个东西一定没有 ……监视它。(2)句中“那个东西”一词就流露出作者对刺猬的好奇;“我还没弄清楚……,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那个家伙”的叫法表露出作者对刺猬的喜欢爱恋之情;“聪明的小东西,偷枣……高明啊! ”因为亲眼看到了它偷枣时的有情趣的全过程,心里就不由自主地生出了对它的敬佩和喜爱之情,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来感悟,才激发了孩子们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和产生对它们更多关注的欲望。
因此,现代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注重品读课文文字的同时、也应该联系生活,关注当今社会需要的发展理念,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孩子们明白了要时时留心和观察生活中的任何事件或者事物,并体验其生活中的快乐与美感,关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活习性,让大家都成为人类与它们和谐相处的环境小卫士,共同建设美好地球家园而奉献自己小小的力量。这就是文本让人关注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得到了情感方面的熏染和陶冶,收获了思想修养上的启示,品尝到了审视美感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