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恶意诉讼法律规制的探讨

2020-12-08董书涛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关键词:合法权益损害赔偿民事

董书涛

(黑龙江龙广律师事务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法治进程也日益加快。近年来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骤增,诉讼成为解决人们纠纷的有效途径。但是,随之也出现了恶意诉讼并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此,规制恶意诉讼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对恶意诉讼概念的界定

英美法系国家在法律上将恶意诉讼行为规定为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使用的是“滥用法律程序”一词,可以看出英美法系关于恶意诉讼的定义是和滥用诉权联系在一起的。而目前在我国,对于恶意诉讼的概念,学者们大多有不同的看法,各种见解各不相同。我国学界对于恶意诉讼的概念虽然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对于以下两点的是一致的:第一,行为人主观上应是故意的,过失包括重大过失都不应成为恶意诉讼的主观要件。第二,行为人恶意地启动了诉讼程序。

二、国外关于对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

第一,处罚性救济方式。罗马法对恶意诉讼的规制:“一方借助诉讼来折腾对手,并且希望主要利用审判员的错误或不正义而不是依据事实时,构成滥诉,滥诉者承担1/10的罚金。”由此可以看出关于对恶意诉讼的规制早在古罗马时期已有之。

第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救济方式。《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583 条第1 款,任何在其中有利益之人,可对判决提出第三人异议,但以其在做出受到损害的判决的诉讼中既非当事人亦未委托代理人参与诉讼为条件。此外,根据《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583 条第2 款,一方之债权人与其他权利人,如判决有损其权益,或其提出正当理由,也能提起第三人异议。

第三,当事人真实陈述的义务。根据《德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应当做出完整和真实的事实陈述。”设置该义务是对诉讼当事人故意虚假陈述、故意扭曲对方真实陈述的一种原则性规制。若在诉讼中当事人违反真实义务,就会导致法官自由心证时对该当事人可能作出不利评价。

第四,侵权损害赔偿之诉。《德国民法》第 826 条规定,“故意以悖于公序良俗之方法加损害于他人”的,被提起损害赔偿之诉,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之诉胜诉的结果,主要是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三、我国对恶意诉讼规制的现状及完善设想

(一)当前我国相关法律对恶意诉讼的规制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112 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13 条规定: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之所以如此是为了保护案外人因恶意诉讼权益受到损失的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对恶意诉讼也规定了事后救济渠道,包括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及法院可对调解书依职权启动再审。《刑法修正案(九)》第35 条规定在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两高同时颁布施行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中确定《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此罪名为“虚假诉讼罪”。这是从刑法上对恶意诉讼进行的规制。

(二)完善我国民事恶意诉讼法律规制的设想

1.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不仅在判决程序中,就是在执行程序、破产程序等程序中,法官们都在积极地、频繁地运用诚实信用原则以解决新产生的复杂纠纷与法律问题。”鉴于立法者不可能就所有诉讼行为做出具体的禁止规定,因而通过诚实信用这样的一般条款,授权法官针对具体情形做出价值判断,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完善第三人撤销之诉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第三人可以为维护自身的合三人撤销之诉,第三人撤销之诉是指如果正在进行或已经结束的诉讼案件,妨害法权益向法庭提出撤销此诉讼或者撤销已经生效的判决结果。立法者设立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保证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来撤销既定的错误的判决,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阻止恶意诉讼的侵害。

3.设立受恶意诉讼赔偿制度

梁慧星教授在其建议稿中认为,恶意诉讼包括民事与刑事两方面,且仅限定在恶意起诉和反诉的范围,将对受害人的赔偿的内容扩大至精神损害,同时否定了国家赔偿。王利明教授则在其建议稿中提出,因恶意诉讼而提出的损害赔偿内容仅限于财产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失。

猜你喜欢

合法权益损害赔偿民事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自流井区:即时调处欠薪案件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论民事共同诉讼的识别进路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明年起全国试行
加强民事调解 维护社会稳定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与反思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青少年合法权益 我们共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