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探
2020-12-08吴洋苏晓钰
吴洋 苏晓钰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23)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各行业的支持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才有今天的成就。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如何更好地使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来,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积极实践的课题。
一、党建生产经营“一体化”状况分析
(一)党建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重要性,处于国有企业中心地位的生产经营工作与处于核心地位的党建工作,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企业健康稳定长期发展,确保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得以实现。在价值观、消费观等呈现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把职工群众的思想、意志凝聚在一起,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是一项艰苦和长期的任务。因此,要促使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融为一体,发挥强大的政治保障作用。(二)党建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必要性,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平稳运行,必须依靠党建工作作为支撑和推动力。只有紧紧依靠党建工作作为后盾,加强对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教育和联系沟通,生产经营工作才能如期实现预期目标。因此,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和激发广大职工的能动性,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党建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在于其与企业中心工作的结合度,游离于企业中心工作之外,党建工作注定没有生命力,最终只能陷入“自娱自乐”的尴尬。因此要把党建工作自觉融入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把党建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破解了党建和生产经营工作“两张皮”的难题。
二、国有企业党建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
(一)引领带动员工
员工是国有企业主力军,是担当重任的核心力量。保证员工的发展是保证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之一。企业以员工为重心,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满足员工成长需求、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国有企业成为员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的最有效舞台。国有企业广泛开展以赛代练及“老带新”“师带徒”等传帮带活动,一大批党员主动认领困难员工、结成帮扶对子解决生活实际困难,担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或入党介绍人、带“政治”徒弟成长为光荣的共产党员,签订导师带徒合同书、坚持“高带高”、带领技术徒弟提升技能等级,并结合国有企业技能大赛、公司技术比武锻炼队伍、提升水平、增长才干。
(二)党建考核“过程”化
党建经营同频共振。“凡是预则立”,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步布置、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同步奖惩。明确任务、发现问题、分解目标,促进科学决策,提升党建工作管理水平。增强计划性,做到统筹兼顾,分别就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支部、工会、团青、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等几方面工作完成情况做出通报,分析党委主体、纪委监督、支部建设及党员示范攻关等方面不足,对下一步党建工作重点做出部署。绩效考核灵活运用。完善量化考评机制,围绕基层党支部的阵地建设和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实现实时动态考评。在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上加大分值,发挥指标的导向作用,注重不断丰富完善和强调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保证考评效果。每季度各党支部根据量化考评表所列内容开展自查自评,党建部进行检查考评。坚持把考评结果作为党员评优评先、选拔晋级等的重要依据,对考评发现的问题,实现闭环管理,督促整改,抓好落实。充分发挥考核机制的导向作用,引导党支部在赛马平台上健康竞争,促使支部工作螺旋向上,持续提高。
(三)筑牢队伍建设线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一是注重机制建设。细化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推行高岗备用、柔性岗位等举措,针对关键岗位,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岗位锻炼模式。二是注重岗位交流。开展生产经营人员与党务人员轮岗,把有能力的人放到关键的岗位上,打造既懂生产经营又懂党建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注重人才储备。将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纳入干部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上挂下派、组织培训等方式,业务上压担子,促进快速成长成才。
(四)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点
找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结合点,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是实现企业党建工作有效开展和推动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企业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需要一支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这就离不开党组织在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政治优势。可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经营任务的完成有着一致的目标。可以说企业的实力既体现在规模、设施这些硬件上,也更需要人才、制度、管理这些软件的支撑,而党建工作正是这些软件的保证与支持,而且两者的有机结合点就体现在企业日常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
(五)党建监督“全面”化
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前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集团公司改进工作作风30条具体要求,将管理关口前移、服务重心前置,监督触角前沿,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健全党委全面监督,纪检监察部门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完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大追责问责力度,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积极探索实践“四种形态”。围绕招投标管理、检修外包管理等方面,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做到提领子、扯袖子、红脸出汗常态化,谈话提醒常态化。抓日常、严细节,通过专项检查、廉控测评、审计及群众反映等途径,主动发现问题,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及实施计划,与各部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明确监督检查和廉洁风险防控重点业务领域。
结语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根据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地调整方向战略,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中心工作互促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