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的故障预防措施分析
2020-12-08武镇王见
武镇 王见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供电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引言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用户的电能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而满足不同用户的具体要求,确保供电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进而代替传统的供电网络系统,真正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一、电网调度系统现状
当前,电力建设仍然在不断扩展规模,日后会有更多的变电站投入到建设中,对主用汇接点和备用汇接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及时扩展,就会出现槽位紧张的不良情况。在扩容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组网架构难以得到有效优化,不能较好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需求。如今电网调度运用IP 的方式来传输语音、图像、数据信息,宽带的安装范围会越来越大,并逐渐把传统的PCM 设备替换掉,实现对IP 远端放号的灵活部署,以有效增强组网的灵活性。能灵活接入不同的用户类型,从而高质量拓展个性化功能。在后续的维护工作中,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不够有效,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极限,在未来主流厂商的电路交换机产品将逐渐退出市场,通信技术会以IP 技术为基础支持,这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在新设备上线之后,无论是省调还是地调维护管理人员都应该积极丰富自身的技能知识,能够各自履行工作职责,以达到更为集中的管理效果。
二、电网调度的故障预防措施
(一)损失控制对策
损失控制主要针对电网调度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个阶段。在电网调度过程中进行事前控制,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电力调度过程中产生损失的概率。通过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电网调度中出现的操作失误以及相关工作事项,并且制定与之相对应的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对电网调度进行事中以及事后控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工作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从电网调度运行工作这一角度来看,及时控制由于工作人员的个人失误或是操作失误导致的调度事故,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风险损失。在交接班时也有可能出现调度事故,调度人员在对工作进行交接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详细的交代事故处理情况以及事故发生原因,这就导致接岗的工作人员并不了解电网调度的具体情况,容易由于调度失误导致故障进一步升级,因此,作为工作人员在调度过程中,应当主动核对交接班记录,确保电网调度正常运行。
(二)保护配置预控对策
作为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配置保护技能,了解自动装置的具体投入情况。根据电网运行中出现故障的原因,下达动作保护指令,以防故障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应当了解有关配置保护规定的相关知识,为推动电网调度合理性提供保障。作为电网运维人员,一旦出现电网保护配置方面的故障应当及时检查,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避免出现重大停电事故。在对电网线路保护设置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设备故障时有可能发生误动以及拒动的情况,确保断路器的正常工作,及时排除保护装置可能存在的问题,除了应当安装保护装置之外,同时也要加强后备保护。
(三)信号上传过程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事故信号中,如事故跳闸、开关SF6 漏气、所用电失电等信号,监视系统中设置推图和语音告警,提醒调度值班人员及时进行处理。异常信号,如装置异常告警、保护动作信号、时钟装置对时异常等,设置语音告警。遥测故障信号指遥测值超过设定值,如电压越下限等,该故障设置语音告警。变位信号一般指开关分合闸、手车变位信息、接地闸刀变位等。告知信号,如主变挡位变化,遥控开关时执行情况反馈等。变电站厂站设备上信息量比较大,若全部信息量上传,会大量占用传输通道,因此现在已将类似信号进行合并,减少信号数量,利于有效监视电网。对于合并信号的上传,由变电站值班员现场具体查看原因。电量信息从变电站传送到调度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电量信息的传输需要强大的配套的硬件设备做支撑,使信息完成快速、准确、可靠的传输。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是电网的监视设备,无论正常运行或事故情况都会向智能终端传输电量信息,包括模拟量、开关量等。电量采样值通过SV链路传送到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有动作出口压板、置检修压板,分别在不同时段投退使用。保护测控装置、母设测控装置由交流、直流电供电,交流电源由所用变供电、直流电源由所用电经过硅整流装置得到,同时供应蓄电池充电,在所用电异常时,由蓄电池放电继续提供直流电,蓄电池经过逆变装置成交流电,为各保测装置、断路器跳闸机构、照明回路等提供交流电。UPS 不停电电源提供后台机电源,在发生全站失电时不中断电源供电。电量信号经过网关设备、光纤传送到主站端的前置机,光纤通道有主备通道,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切换,前置机担任数据采集与处理,将上传的实时数据经过总线传至主计算机。任何一台前置机故障时,基本不会影响数据上传。
结语
总之,电气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措施对存在的故障问题予以解决,采取准确的诊断方式,增强对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和性能的维护,促进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水平的提升,进而让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实现稳定、安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