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分析
2020-12-08
(邯山区七岔道中心校,河北 邯郸 056000)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课堂上思想交流的参与离不开小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小学语文古诗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应该摒弃传统的诗词教学方式,同时,这也是小学生从根本上提高汉语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小学生语文古诗的理解与阅读能力,首先要进行授课方式的改革与完善,进而逐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
一、深化教学意境,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还处于年幼阶段,所以没有较多的人生经验和人生阅历,并且认知能力和心理年龄也小,对于传统文化的古诗提不起过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来引导学生提升古诗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和古诗欣赏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有效探索古诗教学的美育探索,能够将古诗词的具体深层含义和语言运用方式使用情景教学等教学手段合理引导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感知古诗的古典魅力和韵味。
二、利用配乐朗诵在古诗教学中为学生创建情境
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古诗文属于精华部分,其语言非常凝练,内容却博大精深。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古诗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丰厚,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培养其爱国、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古诗很讲究合辙押韵,具有独特的美感,教师教学时可以引入配乐朗诵的教学方式,让诗歌的美,很好的与音乐的美相结合,让学生在律动中有节奏的朗读,能够渲染学习气氛,烘托出诗人的意境,从而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其中。在教师课堂讲解诗歌之前,可以先跟随音乐朗诵一遍诗歌,让学生对节奏和音重有所掌握,如在教师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选用有古筝乐曲《送别》这首曲子配乐,在这种舒缓的旋律中朗诵可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并在这种音乐的衬托中感受到,当时李白对于汪伦送别自己时的情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当时情感的变化。
三、通过多媒体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之下,教学也应当适应科技发展的潮流。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专注程度以及水平比较低,但是当他们在遇到比较新奇的事物的时候却能够长时间的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故事教学之时,可抓住小学生的此特点,设置生动活泼的场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利用视频以及动画还有音频等等形式,让同学们能够直观体会其意境,使学生和古诗距离更近,在“望天门山”时,先用图片以及视频将天门山的情境展现出来,让同学们直接观察,在此期间,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不同小组的同学分别说出天门山的感受,体会诗人自由洒脱以及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四、以故事讲述历史背景,增强古诗教学趣味性
文学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古诗也不例外。如果脱离历史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去教学古诗无疑是非常片面的,也无法让学生对古诗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教学古诗时要向学生讲述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甚至当时的社会法规及人物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
如李白的《静夜思》自古以来都是思乡名篇。这首诗诗意非常简单,学生理解起来也并不难。但是,如果不对李白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加以解说,不告诉学生李白一生的经历,学生就不能感同身受,无法深刻理解这首诗是如何深切地表达出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更无法体会这首诗的妙处。如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如果不对当时的朝代变迁进行讲解,学生也无法理解陆游拳拳的爱国之情。
五、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古诗教学时,要想使学生能够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性的进行古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授《稚子弄冰》这首古诗时,笔者便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了这首古诗的自主性地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向学生明确了学习这首古诗的几个任务,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然后,笔者将班级上的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使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务进行古诗的学习。因为可以与同龄人进行一定的交流,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都能够在小组内互相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进行完小组交流后,笔者便会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探究结果,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一定的评价,使学生能够进行查漏补缺,培养学生的思维。
古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学习古诗歌让学生们学习到古诗词的韵律美,感受到中国古代的博大精深,并且培养学生们欣赏诗歌的能力。由于学生们正处在思想发展萌芽阶段,语文老师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不只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转换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们整体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