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研分析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3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育人思政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

当前,高校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因其内涵和外延的不断丰富扩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着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的路径。实践中,也因其在贯彻落实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环节政策要求方面具有的得天独厚优势而不断得到各高校和一线思政课教师普遍采纳。然而,其实施也是需要借助一些信仰、精神、价值观等观念形态类教学资源和校史馆、校园活动、仪式等非观念形态类教学资源育人功能来实现的。可以说,这些资源保障是高校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环节能够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没有这些重要载体或是其出问题,均会直接影响教学的开展及实效的取得。因此,要把高校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真正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也“真的管用”的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方式,必须,掌握各高校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资源的现状,想方设法用好、用活资源,服务好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

一、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资源的科学涵义及其运用于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的必要性

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资源是一个与思政课校外实践育人教学资源相对的概念,从资源所处的位置来看,它具有特定性,即资源处于各高校校内而非校园外。但从资源所反映的内容或产生根源看,它又不具有这种特定性和地域性范围限制,即这些处于各高校校园内的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资源所反映的内容及来源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它远远超越校园范围的界限,包括校园内存在的大量反映那些产生于校园内外、为全社会所普遍认可和大力倡导弘扬的精神、信仰、价值观、仪式、节日、人物、事件等的观念性资源和校徽校训等具体物象形态形态、校园活动及仪式等活动类仪式类形态、图书资料等文本类形态和校史馆等实体类形态等呈现的各种非观念性资源。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我们主要在其中活动的精神环境的影响。”[1](P622)可见,这些大量分散存在于高校校园内的资源本身具有的育人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从其本身或蕴含的内容看,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存在较高契合性。他们要么本身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所要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深入认知了解的内容,要么就是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的具体生动体现和反映。从其存在价值意义看,其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都是为着服务我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各高校耗资耗力建设各类校内资源,究其实质就是要营造出优良的立德树人环境和氛围,打通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各环节,最终也是为着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实现。而高校思政课本身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由此可见,各高校校内存在的这一系列可以运用于服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资源与高校思政课之间具有高度内在统一性。用活这些普遍存在于各高校校园各角落、各环节的育人资源,尤其是挖掘各资源的优势潜力,形成各资源协同互补的综合效应和协同合力,作用于高校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必将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基于此“民办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研究”课题组对云南8 所高校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资源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云南高校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情况

课题组在2018 年和2019 年的两次调研中了解到,校内实践育人教学方式不仅为云南各高校思政课教师普遍采用,也得到各高校重视,为保障这一教学方式的有序有效实施,各高校还在校内实践育人实践资源的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建设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破解的难题。具体建设情况如下:

(一)各高校建设校内可供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环节使用的资源的意识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搞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地位作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落实举措和力度可谓前所未有。就思政课改革创新建设问题,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多次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中宣部、教育部等也频频出台具体文件政策要求,仅就2015 年以来就先后出台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 年本)》《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专门性文件强力保障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调研中了解到,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云南各高校从领导到普通教师和学生都普遍感受到了党中央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建设的坚决态度和决心,认识到了加大自己学校思政课建设力度的必要性和不可逆,使得各高校加强思政课建设,强化其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战略地位的意识普遍增强。在具体落实中,落实好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环节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含糊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到位的方面。而现实各高校实际操作中,思政课校外实践因其各种条件因素制约而很难达到政策要求。更多高校及一线教师寻求校内实践的办法来实现,因此,各高校在资源保障上也频出实招,加强校内可供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使用的资源建设即是其中一招。

(二)各高校建设校内可运用于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环节的资源的力度不断加大,可用资源不断增多

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云南高校也不例外,想方设法落实好这一根本任务是各高校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如何培养,优化办学软硬件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云南各高校优化办学条件的力度较大,成效显著,也为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提供了一大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一是各高校优美的校园自然景观和具有文化韵味和历史底蕴、又体现各高校办学特色的校园雕塑、标志性建筑等人文景观。如云南师范大学的红烛广场、民主草坪、西南联大“三校亭”、西南联大民主墙,文理学院的红旗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台,昆明学院的聂耳广场等等;二是各高校校史、校风、校训、校歌、校徽、校色等物质具象类资源;三是各高校办学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及事件。调研中了解到,云南很多高校各学科、各研究领域中均涌现出了一批可以称之为学校各学科建设顶梁柱的“校宝”级,有的还是“省宝”甚至是“国宝”名师,办学中还培养出不少投身各行各业建设,并在岗位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自身学习奋斗的经历、事迹等的育人功能效果不言而喻。四是坐落于各高校校园内的博物馆、纪念馆、校史馆等管馆室及其陈列物件。如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纪念馆、西南联大博物馆,云南大学天文点、会泽院、钟楼、至公堂、熊庆来李广田故居、映秋院,昆明学院“滇池流域生态文化博物馆”等;五是各类校园赛事、评选展示展演纪念活动和仪式。如各高校普遍开展的“道德之星”“学习之星”“最美大学生”等类似评选活动,五四红歌赛、雷锋月学习活动、升国旗仪式、入党宣誓、运动会、军训及校内爱心援助活动等等名目繁多的赛事活动;六是各高校及各二级学院系部图书资源。据了解,各高校可供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学习借阅的各类纸质、电子资料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册,基本囊括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各个方面;七是各高校各种微信公众号、线上育人平台等网络资源。除此以外,还有少部分高校建立了校内专门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总之,当前,云南各高校校内可运用于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的资源不断得到丰富。

(三)少部分高校还建立了专门的校内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基地,并已投入使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的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文件中也提出了高校不仅要加强校外社会实践育人教学基地建设,有条件的学校鼓励加强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基地建设的倡议。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云南个别高校已经在校内建立了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基地。目前,基地已经向全校师生开放参观也吸引了省内不少党政干部和一线思政课教师前往参观。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投资数十万,由马列部提出具体设计要求,建设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研究基地”。建成了3 间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活动室、资料室、训练室及1 间展演厅,购买了一大批有针对性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马恩列斯及中国共产党几代杰出代表重要思想理论成果著作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传记、社会生活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模范英雄人物生平事迹等传记、古圣先贤作品等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研究读物及自主学习研究宣传创作展演所需物品器材。并本着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组织、组织参与、自主学习的总原则,组建了“基地”基委会,下设了研读组、创作组、调研组、故事组、歌咏组、戏剧组等六个部门,即“一基六组”学习组织机构,具体组织开展相关多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活动及有利于坚定学生崇高理想信念、增强学生事业发展能力的其他自主学习活动。自2016 年底“基地”建成投入使用,组织了多次全校性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活动,收集了数万份各类学生实践成果,目前,“基地”在学校师生中有了一定认知度。

与此同时,建设中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资源建设中综合性资源建设多,而专门性、有针对性资源建设少。从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看,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虽然都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育人功能的教学资源,如各类实验室、活动场馆、各类校园活动等等,但具体专门针对思政课开展的活动和建设的实践场所非常有限。二是校内能够利用来进行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的资源虽然不少,但资源较分散,利用难度较大。当前,云南大部分高校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教学资源以观念、具体物象、仪式、活动、实体实物等等多种形态存在,分散存在于校园各个角落、各个育人环境中。这种资源的分散性一方面带来了其本身利用难度的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大部分高校对师生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不合理带来的师生不愿意花功夫去发掘、也不愿意去挑战这些资源中深藏的教育意义和功能,致使很多资源虽就在师生身边,但却得不到很好利用。三是一些较有针对性的资源或是专门性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基地的利用率不高,管理组织运行保障不畅。一方面,很多资源要利用起来,涉及到学校各个相关部门、院系,尤其是一些活动类、仪式类的资源,他们的组织通常是由学校思政课教学部门以外的其他具体职能部门组织策划开展的,各部门有自己特定的工作职责、要求、安排和计划。因此,要把这些资源运用于助推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中,需要学校层面有有效的运行机制的保障,做好顶层设计、组织协调、运行保障等等方面的统筹安排才行。而现实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学校层面机制缺失或无效或不合理等情况,最终,要把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的要求、目标、内容等落实到这些活动或是仪式中就很难实现,也难以形成育人合力,直接制约着教学效果的实现。另一方面是这些有针对性的专门性的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基地等资源内部管理运行保障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完善的管理组织运行机制,导致其在服务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中还未能充分利用起来,甚至个别基地还未真正运用到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实践中。由于学校层面、基地运行层面组织运行保障机制的不健全,最终,也出现了这类专门性基地后续建设保障落空,运行难以维系,服务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等的情况。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媒体环境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