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利用手机短视频展示数学动手操作活动的研究
2020-12-08程彦
程彦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北苏闸小学,河北 衡水 053020)
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创新效果,越来越明显,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力,也尤为突出。在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手机短视频的利用,充满无限的魅力,能够深深的吸引学生的目光,为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带来精彩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一步步的验证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综合性的掌握重难点知识,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针对教材中出现的相关知识,合理的利用手机短视频,形象的展示动手操作活动,指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进行实际性的模拟,把握知识的核心思想,从具体的操作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全面提升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认知能力。对这一方法,进行了如下具体的研究:
一、探索适合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主题,启发学生的数学智慧
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浮于表面,而要真正与课程的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确保学生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真正打开学生的学科智慧。为了保证手机短视频的应用效果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不可盲目的运用教材中的实践性活动,而要做到胸有成竹,明确知识点的主旨,注重与重难点知识的连接,确保学生喜欢的主题,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智慧。比如在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短视频的形式,制定出与本节相关的实践活动主题,为学生提供量、折、撕、拼等动手操作的方式,然后与学生进行视频交流互动,研究不同类型三角形的内角存在的共同特点,从而构建出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点。在这样的方式下,不仅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提供方向,也指导学生对三角形对内角和,进行实验性对总结,帮助学生自主获得新知并稳固知识体系的建构,开发学生的数学智慧,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二、精心选择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知识规律的探索,被新课程标准制定为首要的任务,同时也摆在了课堂教学的关键性位置。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探究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出特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通过手机短视频,精心的选择实践性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经历公式、法则等规律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亲自参与,在动手实践中,一步步的进行推导和验证,能够帮助学生独立的完成知识的总结,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出知识的本质和内涵,真正达到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比如在进行“长方形的面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短视频,为学生选择一段精美的展示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视频,用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在所给长方形内摆一摆,看一行能摆几个,能摆几行,再计算共摆多少个小正方形,接着再给出三个不同的长方形,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摆一摆填写好表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出长方形面积=长乘宽。这样以来,学生在实际性的操作中,归纳出数学公式,以推动学生探究性意识的不断提升。
三、科学安排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任务,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
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要渠道。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层次的开发生活与课程之间的关联,寻找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充分利用手机短视频,在生活实践中找寻动手操作的活动任务,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提炼其中最具价值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恰当地引入到生活实际中,逐渐巩固所学的内容,学会透过现象看清楚数学知识的本质,学以致用,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以达到学生实践素养的不断增强。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千克、克”这些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运用手机段视频,为学生播放一些生活化的案例,然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运用,让学生进行自己的体重的测量,一些常见的物品的重量的测量,学生在这些事情的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深深的体会到数学学习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总而言之,手机短视频的应用,是独具特色的,也是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型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带来新鲜感,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充满灵动性,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解读以上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不可停留于表面,而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好手机短视频,精心的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生动的呈现教材中的动手操作活动,深深的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数学的思路,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领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创造,从而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