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研究
2020-12-08
(河北省廊坊市第九中学,河北 廊坊 065000)
引言: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素质,还可以对学生思想情感进行熏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新课改的进行,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知识、能力进行培养,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等素养的发展。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进行个人品质、情感价值等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开情感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品质、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情感教育的展开
语文是中华文化的承载体,其不仅对中国文化知识进行了传承,也对中国漫长历史中人类的思想、情感进行了传承。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理念发生变化,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思想、情感、素养方面的栽培。语文学科知识具有良好的情感培养价值,能够借助语文课本中诗歌、散文等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丰沛学生的内心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初中语文教学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情景,利用多种媒介和手段来创设出良好的语文教学情景,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利用,给教学带来了诸多方便,也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要求。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可以通过图片、声音等形式再现情景,并且进行具体的情景设置,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更为真实和客观的情感。通过客观的情景设置,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结合自身的感悟,情感的体验和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情感教育的效果更为明显。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中,束缚了教师教育思路的转变、限制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去掌握知识技能,没有深刻体会知识中的内涵,没有体现课堂教学的教育价值。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学逐渐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理念已经落后,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思想,展开创新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其教学价值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更多的是对学生思想、情感等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时,需要顺应学生性格特征,融入多种情感教学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一是挖掘古文内容,以优秀的传统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对于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初中语文课本具有很多优秀的古典文学,学生对其进行有效地学习和品味,领悟其中的内涵,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在展开《渔家傲·秋思》这篇古诗词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塞外黄沙、大雁群飞、边塞残等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诗词中凄清、悲凉、壮阔、深沉、伤感的情绪,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深化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二是挖掘现代文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材上文章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筛选,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促进学生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并从课文学习过程中感悟作者的人生经历、情感价值,充实学生的内心情感。教师在讲解八年级课文《新闻两则》时,可以进行新闻报道模拟训练,让学生将课文内容进行改编,然后进行报道,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准备整个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可以深入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学习,并深刻了解新闻报道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
三、联系实践生活展开教学,提高情感教学效率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语文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对于学生语言能力、交流能力、社会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语文知识的传递,仅仅依靠课教学是不够的,更加注重将语文知识与实践生活进行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情感教学效率。一是展开生活化教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生活化教学的展开贴近真实的生活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对于语文学科进行深入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背影》时,可以引入生活中一些父母亲情的故事,以此来深化课文内容,提高情感教学有效性。二是展开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悟知识情感。语文实践教学的展开,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启迪了学生思想,促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展开情感教育,提高了语文教学价值,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与记忆,还促进了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促进了学生思想情感体验与感悟。另外,语文情感教学的展开,营造了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