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策略微探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6期
关键词:官场陶渊明诗句

(江西省乐平市第六中学,江西 乐平 333300)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古诗词占据了不小的篇幅,其中不乏辞藻华丽、情感内敛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初中生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还无法准确把握,因此才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对古诗词的鉴赏,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而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时候需要突出诗词的韵味,也需要考虑学生实际学习的需求,将古诗词中蕴含的内涵挖掘出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一、从作者角度对诗词进行赏析

在古诗词鉴赏中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要为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和诗背景,诗人的性格、人生经历都会在他所写的诗词中留下印记,探究诗人的背景也对我们挖掘古诗词内涵和情感有帮助。[1]

例如我们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介绍他是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情感基调。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样的介绍:陶渊明一生做过几次官,也想过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但是最终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和世俗的束缚,选择了离开官场、回归田园生活,直到现在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还为人赞扬,而《归园田居》这首诗表达了他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的愿望。这样介绍陶渊明其实可以让学生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而在后面解读诗词这个环节中,学生也能将诗人的一些经历和诗词相结合,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像“种豆、理荒秽、荷锄归”这几句其实就比较明显,是陶渊明在描写自己回归田园之后的一些活动,而重点的表达诗词主旨的句子是最后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一句在我们介绍完诗人的生平之后,学生就能容易的解读出来了。最后一句“但使愿无违”其实就是作者在表达自己不会违背当初远离官场的心愿,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脱离官场的欢欣、回归田园的快乐,也有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二、从诗词中意象明确诗词内涵

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一些意象进行指代,比如“杨柳”常用于表示离别;“月”常用于表示乡愁;“鸿雁”常用于表示书信等等。这些意象既使诗人的情感得到抒发、表达,也让诗词变得更加优美,但是对学生而言这些意象加深了他们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难度,很多学生也分不清诗句中哪些描写是意象,哪些不是。因此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鉴赏的时候需要和学生一起找准意象,这样才能真正感知诗词的情感和内涵。

比如我们在教学《春夜洛城闻笛》的时候,其中有一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一句中有一个典型的诗词意象“柳”,对教师来说这是很明显的一种诗词意象,但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还不能理解“折柳”的含义,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其他的诗词对学生进行引导。我们可以用“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杨柳岸晓风残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些诗句对学生进行启发,学生在观察这些诗词之后会发现这些诗句无一例外都是表达离别的情绪的,当学生思考到“柳”这个层面的含义的时候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柳就能代指离别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为学生进行解答,柳和留是谐音字,而古人又有折柳的习惯,因此看到柳的时候自然会有“柳—留—离别”这样的联想,而这样解读之后学生自然就能理解《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中的“折柳”所表达的情感,对“柳”这个诗词意象的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

三、以图片促进诗词鉴赏教学的推进

苏轼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2],这其实就点出了诗词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好的诗词会让人在阅读之后产生画面感,既然诗词有这样的一个特点,我们自然也可以通过图片、画像等反过来对诗词进行解读。

比如《使至塞上》这首诗中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句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在解读这句诗的时候就可以配上沙漠的精美图片,帮助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理解。诗句中“大漠”和“孤烟”其实属于线面结合,悬在天空的“落日”和地上的“长河”则是两个单独的画面,同时大漠孤烟和水中落日都是自然景象,这就使得这句诗给人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对称的感觉,形成了比较自然、统一的画面。同时“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从视觉效果上来说都会给观者一种孤独的感觉,更能衬托作者的凄美哀婉的情绪。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古诗词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他们的综合发展。而要想帮助学生学好古诗词,我们就需要做好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工作。上文中笔者提出了一些古诗词鉴赏方面的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其他的有效策略,这些都需要教师自己去摸索。

猜你喜欢

官场陶渊明诗句
你好,陶渊明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陶渊明 饮酒》
不为五斗米折腰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巧用诗句育新人
官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