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型班级管理内涵及其在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

2020-12-08谢小艳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谢小艳

(源城区公园东中学,广东 河源 517000)

引言:所谓的理解型班级管理就是代表着一种理解、关心和尊重的态度,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压迫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而是要通过平等的沟通、交流以及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发展,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提升班级学生整体素养和水平的提升。

一、加强班级组织管理,创设良好环境氛围

初中班级管理相对于教学进程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自我意识初步建立,思想内心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很多事物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具备,明辨是非能力还有待加强,个性十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开展初中班级管理时,教师的压力和责任是非常大的,不仅要综合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和问题,还要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生活状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1]。这就需要教师对班级进行高效的管理,以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面对初中生特有的状态和情况,教师要采用理解型的班级管理方式开展班级管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主的人文的班级氛围和环境,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很多教师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式都存在问题和误区,部分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在态度和做法上让学生难以接受,教师往往采用一种霸权和暴力的方式对待学生,一切以教师的想法为准则,学生没有说不的权利,对于不听从的学生教师会采取冷落或者讽刺的方式进行对待,甚至是对学生进行惩罚,导致整个班级的氛围和状态过于压抑和紧张,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学习和生活,很难产生积极向上的状态和态度,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情绪受到不良影响,班级管理过于封闭和失衡,影响学生正常发展的同时,还会导致班级事务难以开展。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在自身观念和状态上进行改变和调整,以理解型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和规划,加强班级组织管理设置,应用民主、自由、平等的管理理念,给予学生应有的必要的权利,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和氛围,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生活的感受和体验[2]。

二、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增进师生情感关系

进行理解型班级管理,教师要加强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多开展一些互动活动,来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关心,促进师生情感关系的提升。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应该处在一个对立的状态,而是共同携手共同努力的状态。很多教师和学生在相处观念和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试图用自身的威严和权力对学生进行管束和监控,而学生或者是被迫服从或者是逆反抗争,双方无疑都将对方放在对立的角度上,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使班级管理水平和效果难以提升。其实班级管理说到底就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的,需要师生进行相互配合的,很多班级管理出现问题都是由于师生关系较差,师生之间理解关系交流不足导致的[3]。因此,想要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和效果,教师一定要加强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将自身的状态和态度进行调整,不要摆教师的架子和威严,或者是企图对学生进行控制和支配,而是要充分反省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以和蔼亲切真诚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关心,在课余生活中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多理解和帮助学生,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不良的情绪,同时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地引导,利用一些师生互动交流环节,与学生敞开心扉的交谈,增进与学生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意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从而促进理解型班级管理的开展。

三、丰富班级管理形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良好的班级管理形式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共同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相互促进,给予师生良好的愉快地体验。理解型班级管理,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打造一个充满人文性、民主化以及理解性的环境状态,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进步和不断地提升和发展。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班级管理形式进行丰富和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和优化,多设置一些人文化的管理项目和环节,班级事务要采取民主化意见征集,这样既可以缓解教师紧绷的神经和状态,又可以提升学生班级管理参与度和体验感,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使班级管理更加合理和公平。在这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班级管理方式下,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管理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保障学生最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可以提升教师的状态和水平,打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师生共同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开展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班级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运用理解型班级管理形式来进行班级管理,提升班级各项事务的管理效率,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以平等沟通的方式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拉近师生关系,提升师生情感,在尊重、理解、关心的氛围下,与学生共同进步,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