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有效提问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2020-12-08王磊
王磊
(新疆兵团阿拉尔市第一师八团中学,新疆 阿拉尔 843017)
一、愉悦的问题,能诱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
创设愉悦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生活情境、谜语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等,把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开放性的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物理现象、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在教学“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内容时,在课堂上,老师拿出一根铁丝,告诉同学们:“这根铁丝现在的温度较低,我现在要让它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同学们能告诉我该怎么做吗?”学生会回答用火烤,老师继续问:“只有这一种办法吗?”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探究,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放在火上烤;(2)放在太阳下晒;(3)放在热水中泡;(4)反复弯折;(5)用锤子煅打。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一起分类、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给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就会发散思维的去发挥想象力,会有意外的效果。之所以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发,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发展求异思维,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三、循序渐进的提问,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探究
在物理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比较抽象或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
四、在重点知识处设问,突破重点
提高创新能力重点是指每节教材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教材重点知识内容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紧扣重点,调整或改编教材(课本),确定哪些知识应该重点讲,哪些知识只需简略讲,然后再考虑如何教,用什么方法去教那些知识。由于有些重点知识比较枯燥,很难靠学生的积极性去主动把握,若仅凭老师的讲授,学生又难以理解,也容易忘记。这时,老师不妨在重点处创设情境,巧妙设疑,激励学生带着问题,怀着探索的心态去探究。例如,在《平面镜成像》教学中,笔者精心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奇特的实验。
在讲台上放置了一个转盘,上面竖直放着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后面放着一只透明的杯子,玻璃前放了一支蜡烛,并点燃了它。随后,笔者调整了一下转盘,这时学生们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玻璃杯中也有一支点燃的蜡烛。
“我现在要往这只杯子里倒水了,如果水没过了蜡烛会怎么样?”我问。“蜡烛当然会熄灭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了学生们的回答,笔者笑而不答,而是拿了一瓶水,缓缓地倒向杯中。当水面没过蜡烛的火焰时,学生惊奇地发现火焰并没有熄灭。学生们的好奇心顿时全都被调动起来了,听到学生们惊奇的声音,笔者笑眯眯地调整了转盘。这时学生们才发现,刚刚在杯中的蜡烛不见了,只有一杯水。
然后,笔者说道:其实杯中本来没有蜡烛,大家刚才看到的杯中蜡烛是玻璃板前面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面镜成像》。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然进入到《平面镜成像》合作探究中,提高了学习过程的高效性,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
五、在学生兴趣共同处设问,激发热情,提高联系实际能力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内驱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兴趣的提问,能引起学生深厚的情感和志趣,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任务。因此,教师设计问题必须新颖别致,注意身边的各种现象,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提问情境,使学生喜闻乐见,在思考作答中增长见识,提高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在学习《力》这节新课时,老师可以带一排球,上课时将排球用力打在地面上,(球飞出去并被反弹回来),接着让学生用手拍打课桌,并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有什么感受,从而导入到新课《力》的学习中去。学生从课堂开始解决发生在身边的现象,激发起求知欲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以饱满的高涨热情,投入到新课内容的学习中,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全面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改革、总结,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物理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全面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改革、总结,就一定能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