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合作策略的运用

2020-12-08余小贵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余小贵

(江西省丰城市剑光中学,江西 宜春 331100)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开展合作学习,其实就是让学生构筑知识、发现知识、扩展知识的一个过程。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老师传递给的知识,而是在合作的形式下主动去构建知识。因此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我们的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逐渐建立起终身学习,合作探究模式的运用恰好满足了新课标中的要求。那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实施合作学习呢?下面将展开探究。

一、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与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解决身边与学科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可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同时还可以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懂得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并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探究的课题。学生会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在现实生活中是那样的重要,从而理解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如《黄土高原的治理》这一课题的解决,常常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知识,通常需要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科教学中穿插专题探究单元的这种形式,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这种形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活动课内容相对较多的特点,可以适当在七年级地理教学中少而精地设计一些探听虚实究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方法和习惯,以便学生能逐步适应这一过程,到八年级可以适当增加一定的课时,但是一般七年级一个学期安排一到两个课题为宜,八年级以一个学期不超过四个课题为宜。

二、精心设计小组讨论环节,增进小组互动与合作

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初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不同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引导学生在互动讨论中交流地理学科的学习经验,实现新旧知识、跨学科的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海陆变迁》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重点,精心设计小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跳出思维定式,设计趣味的讨论主题,让小组长负责讨论的主题,让学生有序开展讨论,教师设计的讨论主题为“如何验证大陆漂移说”“板块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陆变迁的成因和过程”,小组长分配了组员的职责,组长负责难度较高的大陆漂移说的资料搜集,中层次学生负责海陆变迁资料的搜集,基础差的学生负责搜集板块运动资料。资料搜集完成以后,小组长组织集体讨论,针对每一个组员的发言进行完善,增进小组互动合作,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有的小组在讨论时还灵活利用手边的物品,模拟板块运动的过程,学生利用书本,向上挤压书籍模拟板块的隆起,这样形成的就是山脉,用撕扯纸条模拟板块分裂;运用地球仪讲述海陆变迁,解释火山的形成、地震的形成,小组讨论结合实验模拟,增添了小组讨论的活跃性,增加了小组讨论的科学性。

三、加强小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开展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小组中更愿意展示自己,和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思想上的碰撞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更快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一下子就能够得到激发。

例如我们在学习《气温和气温分布》时,因为涉及的内容相对抽象,如果采取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自然会使学生产生厌倦,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首先教师给学生罗列问题:为什么北方气温比南方低?为什么北极熊没有生长在南极?然后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探讨。通过探讨教师再带领大家一起分析气温现象。这种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好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教具、学生分组学习的材料等。然后向学生说明发现的过程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讨的问题,指出探讨的价值和步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其二,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主动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知识的基础,这时教师要巡回视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其三,学生交流初探所得到的成果或结论,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作进一步的探究。其四,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探究的问题,把初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最后,教师可让学生把探究出的结论等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从而进一步验证和巩固所获知识。

新课改背景下,合作学习模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有效地提升了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关于合作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还需要我们继续的探索,通过合作提升地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