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20-12-08马丽阳
马丽阳
(洛阳旅游学校,河南 洛阳 471000)
自从改革开放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着,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酒店的供应量每年增长速度都接近30%。然自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放缓。如何在竞争中赢得市场,答案是提供个性化、人性化和专业化的定制服务成为趋势。因此,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如何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能够满足酒店需求的学生,这对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提出了要求,我们从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具体如下:
一、依据酒店岗位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建立以酒店管理“职业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三大主干课程,设置了特色课程,并且拓展延伸核心课程。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比例对等,有相对成熟的实训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这很好增强了学生的校内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再后期的实际工作中快速融入到工作岗位当中。
二、设置校内实践课程模块,将教学与项目相融合
在校内实践课的课程项目设置中,可以以“一个职业人的成长”为主线,以工作流程为导向,进行模块化教学的设置。三大核心课程为三大主要模块,然后具体细分,做到课程内容不重叠,细分课程服务于核心课程服务,其他学科教师教学内容服务于专业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布置一个项目,将学生置于职业角色中去,明确项目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综合采用所学过的技能,尽可能以一名合格的“职业人”的身份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出学生组织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可采用一些恰当的教学方法,比如,任务驱动教学、情境模拟和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一般适合于较小知识面的情况,事先创设一个学习任务,如《餐饮服务》中的“菜单的设计”,学生分組——选组长——分配任务——分头行动——完成任务,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为了小组更高效率完成任务而努力,在任务的解决中顺便掌握相关的技能。情境模拟教学法适合于一个模块教学完成后,对知识面要求广,因此,它是一种阶段性验收方法,比如,前厅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学生必须结合之前所学到知识来解决。
四、学生评价体系应多元化
传统评估学生的方法通常采用书面考试,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我校通过考试改革,确定了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这意味着不光是要考察学生的技能,还要积极的发现学生其他方面的长处,比如,学生的态度、竞赛、团队合作意识等等,并且针对这些及时做出正确的评价与引导,而这些都纳入到学生的过程性考核中,占整体考核的50%。结果性考核,除了书面试卷,如《前厅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酒水知识》等还需要技能的展示,《饭店服务英语》采用口试,尽可能采用多种手段来评价学生。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综合素质良好的酒店满意的员工。
五、完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中职学校校内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设备相对校外酒店管理专业实训中心而言,确实欠缺较大,所以我们要多多与校外的大型酒店进行深度的交流合作,将其发展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弥补了校内实训室教学效果的短板,使得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得到保证。此外,还将为校内开展酒店专业专题讲座,传授新技术、新经验,储备了充实的兼职教师资源。
六、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的一线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由此也决定了教师队伍的老师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顺应这种趋势。中职学校本专业教师要求全部符合“双师型”证书要求。此外,在专业标准中师资建设方面,设置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在学生实习期间,实习指导老师跟随学生进入酒店一线,参与到具体的岗位工作中,学习某项新技能,积累教学案例,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七、结束语
总之,对于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来说,进行本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改革,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酒店业的发展服务,也为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赢来良好的社会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