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2020-12-08何清
何清
(徐闻县徐城镇第二小学,广东 湛江 52410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气氛充满整个社会群体,新一代的小学生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成长。他们面临着学习的压力,此外,伴随着青少期的心理变化,他们还可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例如:与同学相处困难、内向自卑、意志缺乏、不能自控等现象。这些压力犹如一颗定时炸弹,给孩子们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一、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的独立性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应当是学生的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自我,探究原因,寻求方法,反思体验,形成独立性的思想、观念、能力等心理素质。
例如,我发现班中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还需要父母监督吃饭,不然就不吃或者不按时吃,依赖心理特强;早上起床还要家里人穿衣服、洗脸。父母对他们千依百顺,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极差,到了学校连清洁扫地都不会。这些独生子女心理极其脆弱,一遇到挫折便承受不了。因此,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引导。例如:
(一)在课堂上,取消教师满堂灌的行为
教师满堂灌的行为,使学生只会更加依赖教师,更加懒于思考,缺乏独立性。为了适应当前新课标要求,我要求科任教师尽力营造自主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减少依赖性心理,产生自主能力。
(二)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让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我在班级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争当“优秀值日生”、“班中小主人”、“三好学生”、“文明生”等。通过评选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使同学们学有榜样,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发展自己,力争上游。我又向他们提出争夺“文明班”的口号,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这样的活动开展多了,就可以培养学生遇到问题独立解决的能力,树立起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二、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心理素质
一个人最主要的是要认识自己,反思内化自己,从而提高自己。学生通过认识自己,反思自己的感受和行为变化,在活动过程中便能形成观念,内化体验,形成勇敢面对挫折,面对困难的心理素质。当今世界,处处充满竞争,如果不从小培养学生这种素质,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长大了是难以适应生活的。
古话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想要了解一个人,必须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作为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情绪异常的同时,要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谈。交谈中着重发现学生的内心需求,比如是成绩不理想问题、同学关系不融洽问题、家庭异常事情等,对症下药,采取积极态度鼓励学生、在理解沟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认可自己甚至以自己为骄傲,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例如,班中有一个学生叫钟诚,他勤奋好学,聪明伶俐,平时学习特别刻苦,争分夺秒。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我发觉他没来上课,经过打电话了解才知道,他是因为考试考得差,平时前三名落到十五名,没脸来上课。还有一个学生叫郝好,平时喜欢老师的表扬,但自己又总是违反纪律,我一批评他,他就不高兴,几天都不专心听课。
这两个学生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评价、反思自己,承受不了生活挫折的典型人物。于是,我在班会课中,经常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并非处处如意,要随时面对挫折和失败。我还在下午第三节活动课中,组织开展竞赛活动,增强他们竞争的意识,训练他们心理的承受能力;让他们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遇到什么事都能不强求成绩,志在参与的平和心态。这样的活动开展多了,学生们便逐渐学会了认识自己,反思内化,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了较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学生与人融洽相处的心理素质
(一)在师生之间创设友爱融洽的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指导者,更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教育者,带头人。无论课内或课外,我都与学生保持平等关系,发扬民主气氛,注意尊重学生的发言意见,不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学生,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耐心谈话。这样,师生心灵相近,学生有心里话愿意向我诉说,创设了友爱融洽的关系。
(二)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创设团结向上的关系
在编位时,男女同桌,好差兼顾,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我又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在自然课、活动课、健康课、科技活动课中,成立了科技、美术、音乐等兴趣小组。小组活动中,我让他们多做集体性的游戏,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消除同学之间的歧视、自私、冷漠、嫉妒等不良心理,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了一种团结一致、友好共处的氛围。
(三)在学生与家长之间创设了解的桥梁
有的学生行为表现与其家庭有很大的关系。我在班中发现一个学生上课积极,学习也较认真,但他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下课经常逗一个女同学,说要娶她做小老婆。我找他来进行教育后,他依然不悔改,于是我便去家访。家访后终于找到原因:原来他的父母离异了,母亲不肯走,而父亲最近又娶了一个老婆回来,还大设宴席。家访后,我再次找他谈话,讲明父母离婚是大人的事,我们是小学生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将来要像爸爸那么大了,才能娶老婆。经过了解沟通之后,他再也没逗那个女同学了。
总之,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或许会困惑、会迷茫,但只要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认真研究、探讨,找出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对孩子耐心细致的引导,就可以帮助学生驱散成长中的各种迷雾,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矫正和克服,从而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