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美术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2020-12-08张琼燕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张择端幅画竹子

◎张琼燕

在初中课程体系当中,美术占据着关键的地位。要想使美术教学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着手点。相比于其他学科,美术体现了较强的艺术性,一旦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就会主动探究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对美感形成深刻的理解,逐渐形成艺术素养。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认识到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重要性。

一、运用信息化技术导入美术学习内容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具。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将美术学习内容导入到课堂当中,有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促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讲解到“向日葵”这个部分时,我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梵·高生平经历的视频资料,使学生先了解这位画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画家的生平经历与其绘画风格之间存在哪些联系。以此为基础,我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些向日葵的图片或者动画,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氛围,使学生能发现美术课程中所蕴含的魅力,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兴趣。

二、通过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

初中生的年龄较小,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很多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表现出不感兴趣,并不是因为不喜欢美术这门课程,而是没有在学习中得到肯定,没有感受过成功。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美术教师可以尝试运用赏识教育,对于学生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通过眼神、动作、表情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从而逐渐形成学习美术课程的信心和兴趣。

例如,我在讲解到“梅竹言志”这个部分时,我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所了解的梅花和竹子都有哪些特点?有的学生谈到了梅花的傲骨和竹子的坚韧,有的学生只能谈到梅花和竹子的外在特征。对于不同的回答,我都应该表示鼓励,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我可以通过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说出“你真棒!”“你的思路很好!”等方式来表示对学生的赏识。这样的言行对于教师而言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学生却能使其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从而投入到美术学习活动当中,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将美术故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故事是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一种形式。要想达到激发学生形成美术学习兴趣的目的,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将美术故事作为一项工具,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从故事中获得美术信息,逐渐形成美术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讲解到“诗情画意”这个部分时,可以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相关内容导入到课堂当中,以小故事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这幅画:在北宋时期,张择端完成《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之后,将其展览于大相国寺,很多人都争相来看,其中一位女子想要买下这幅画,但是被张择端拒绝了。这位女子将这件事告知了宋徽宗,宋徽宗以微服私访的形式来到了大相国寺,看到这幅画之后,也想购买,但是也被张择端拒绝了。张择端说,他只想描绘人民的生活状况,使天子能认识到大宋的危机。宋徽宗问他,你怎么可能见到天子呢?张择端说,很多皇家画院的人都见过我的作品,一定会传到天子的耳朵里。通过这样的故事,使学生发现学习美术的乐趣。

总而言之,虽然在应试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影响下,一些初中学生开始无暇顾及美术的学习,甚至逐渐丧失了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但是相信经过广大初中美术教师的不懈努力、认真反思,再结合以上方式开展教学,学生一定会重拾对美术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并对美术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张择端幅画竹子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张择端站在城楼观街景
图谏
买画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遇见大师
猜画
试论《清明上河图》的艺术表达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