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德育路径思考

2020-12-08张永格

魅力中国 2020年24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生中华

张永格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邢台 054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之根、之魂,为医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和重要的现实借鉴。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医学生德育之中,教导医学生自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律己修身,以崇高的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促进良好医德养成,是新时代医学院校医德教育至关重要的命题。笔者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融入医学生德育工作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一、实施“进课堂”工程,夯实医学生理想信念之基

医德医风培养是医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课堂是加强学生医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大力实施课程育人工程,把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到每一门课程中,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一)系统植入《国学经典》课

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对于增强医学生中华文化自信、培育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学校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国学教育》课,并加强教材建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医学生专业实际,将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连珠成串,编写校本教材,通过课堂讲授、经典诵读等形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大医精诚”“仁爱和人”的核心思想精髓,教育引导医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心爱好者、忠实践行者、积极传播者。

(二)科学融入思政理论课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伦理道德,许多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精妙文章,妙语天成传诵至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意识、针对性地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关内容,通过讲授或讨论,可启迪思想、引发共鸣,深化和拓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比如,在讲解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的问题时,引入戚继光抗倭、钱学森回国的故事,可强化同学们学习英雄、报效祖国的意识;在讲到刻苦钻研、认真学习时,讲述“叶天士拜师”“张仲景望诊侍中”等名医成长成才故事,可增强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树立济世为民的职业理想。

(三)有机渗入医学专业课

专业课往往比较枯燥,医学专业课更是如此。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机渗入医学专业课,有利于丰富知识、增加趣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结合具体课程,从备课到讲授、从作业到考试各个环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医德元素,将医学家的鲜活事例、医学重大成果形成中的感人事迹引入课程,增强医学专业课的思政育人功能。为增强医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案例分析、情景演示、专题讨论等多形式学习,引导学生在深入的思辨中形成正确的医德认知和崇高的职业理想。

二、创新主题教育实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大力实施实践育人工程,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医德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从课内到课外、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化,做到知行合一,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医德水平。

(一)丰富节庆文化教育,彰显优秀文化时代价值

节庆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现实需要,“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中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内心,进而知行合一、以知促行。比如,在元旦和春节开展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强化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清明节为先辈先烈扫墓,教育学生铭记历史、奋发图强;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开展党史军史国史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儿童节、重阳节、劳动节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进一步弘扬“老吾老及人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二)深化志愿服务实践,培育文明奉献社会风尚

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仁爱奉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医学院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深入农村,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无偿献血、扶老助幼、送医送药、健康宣传等活动,使学生在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中长见识、强技能、育医德、铸医魂,培养“大医精诚、仁爱和人”的价值追求,肩负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大责任。

(三)融入临床见习实习,坚定医学生职业理想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对医学生来说就是要融入学习生活的每个环节,尤其是临床见习实习。医学是实践科学,医学生除了要在学校勤学苦练,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到校外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到医院、到病房、到病床边,亲身感受和真实体验实际工作情境。医学院校要立足“德艺双馨”标准,突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对见习实习的目标任务、具体内容、人员管理、结果考核等做出安排,使学生在与同事的合作共事中,在为患者诊疗康复中,在对成功失败案例的反思中,培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体验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同事相处之道,涵养以患者为中心、敬畏生命的大爱情怀,矢志不渝成长为合格的人民健康卫士。

三、营造文化育人环境,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铸魂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与医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密切相关。医学院校应大力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在校园文化中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成就,拓展医学生德育空间和渠道,增强医学生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一)建造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校园建筑

建筑是有生命的、是灵动的,体现建设者的情感和意识,作为医学院校,道路、楼宇、雕塑等教学、生活设施,不论颜色选择、造型结构、编号命名,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使身处其中者能感受到浓厚的医学气息和文化积淀。医学院校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在室内外公共场所,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手段,通过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对古今中外的励志名言、名医名家、历史典故、职业道德等进行展示和宣传。总之,要充分利用学校一景一物、山水林路的以文化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引导他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自觉把高尚医德、精湛医术作为自身不懈追求。

(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校园文化工程

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成立国学社、文学社、琴棋书画社等学生社团,打造经典晨读、经典学堂文化项目,展示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开展校园文化节和主题班会,利用文化沙龙、征文、辩论赛、知识竞赛、道德模范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营造“以史为鉴、谈古论今、共铸良医”的良好氛围,弘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三)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基地

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发展历史、专业设置、德育特色,加强校史馆、医学史馆、生命科学馆、人体与疾病展馆建设,设立开放日,让学生在自主参观学习中实现自我教育,接受文化熏陶和精神滋养。同时,充分利用当地或周边博物馆、纪念馆、红色历史遗迹等教育资源,开展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使大学生实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在理性思辨与现实感悟中,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与践行能力,激发心向祖国、情系民生的忠诚、仁爱情怀。

(四)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空间

要综合运用报、网、台等校园媒体,创新宣传方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要善于发挥新媒体在传播文化、弘扬道德、传承文明等有力优势,强化医学生德育实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普及文化传统常识、赏析名篇佳句、展播医学名家微电影,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德育教育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多形式融合联动,使医学生愿意看、看得懂、记得深、用得上,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生中华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临床医德实践对提高实习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与价值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