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人格培育实践分析
----基于完整人格教育理论视角
2020-12-08张旭念
张 旭 念
(1.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2. 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大学生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中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大学生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显著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将人格培育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位置,是实现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符合当代大学生年龄成长的特点,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急剧转型,多元社会思潮和文化交织在现实和虚拟的社交空间,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人格失衡加剧了异化现象的发生。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理想信念的塑造、价值取向的确立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神圣使命。培育大学生的完整人格、构筑全人教育体系是当下高等教育适应世界未来发展趋势和目标方向的应有之意。本文以完整人格教育理论为切入点,以培育和健全大学生“完整人格”为教育目标,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完整人格教育实践,以期对推进大学生健康、完整人格教育提供实践参考价值。
一、 “完整人格”教育理论的提出及概念内涵
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在其著作《经验与教育》中首次提出“完整的人格”这一概念,他指出: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联结在一起的世界,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2]。他强调完整人格与分裂人格是对立矛盾的两面,经验是形成完整人格的前提条件,只有将呈现连续性的经验汇聚在一起并加以改造,完整的人格才有出现的可能性。杜威的完整人格教育理论倡导在教育中强调“经验”的重要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认为接受教育的对象通过完整的人格教育实践发展为思想自由和理性的人。
近些年,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现状及当下大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新矛盾、新情况、新需求,国内学者也开始深入研究探索人格教育的实践。陈秉公在其著作《主体人类学原理》一书中,聚焦“完整人”这一概念,提出了“三级结构八类力量”[3]43的人格结构图型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社会化形成的个人特质和动力结构,具有相对统一性和稳定性,是人类个体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是人发展到某种阶段的状态和水平,也是人生存的方式和特征。”[3]44同时提出4种类型的人格力量:思想道德力、智慧力、意志力和反省力。这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强调人才的的创新、进取、协调、超越等品质相互呼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基础的主体人类学理论,关于完整人格的概念内涵具体内容包括4个方面。
1. 教育的本质要回归人格构建
现代高等教育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过分推崇知识和理性,强调对技术和应用的追寻,而忽略了对人本身价值的追求。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而当教育作为“社会现代化”的工具角色定位发挥作用时,教育的指向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成人教育处于失声状态,教育对象作为个体的个性和品性培养被淹没了。该类教育理念下的教育产物则出现了重功利、重技能、轻道德、轻文化的人文素养缺失的不完整的人。学校的教育应回归“完整人格”构建的价值追求,开发个体潜能、塑造完整人格,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2. 教育的根本职能是构建完整人格
知识是教育的载体,教育形式是知识的传递,但知识归根结底是由教育对象建构起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强调专业素养还是强调实践技能,都是“完整的人”的片面组成部分,“完整人格”理念正是弥补了这一不足。“完整人格”承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人格品质、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新时代青年公民人格构建的指向和目标。完整人格教育理念中,知识应形成系统构建,既突出技能、实用导向,更应关注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人格构建知识的汲取和内化,以“品格”知识构建纠正“实用”知识构建的价值取向。
3. 以“经验”为核心构建“完整人格”教育的课程体系
“经验”是完整人格形成的核心,个体通过积累经验、实践经验、改良经验、再实践的反复流程,逐步将经验升华为思想、内化为人格特质,逐步形成完整的人格。高校课堂教育是大学生精神世界人格塑造的第一阵地。学校课程体系由专业理论课和教育通识课组成,两者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课程思政应运而生。大思政格局下,增强专业课程中的价值理想、人文知识培育与引导,科学安排专业类课程和通识类课程的分布比例,以“完整的课程体系”搭建“完整人格”教育的实践平台,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人格教育实践的经验积累活动场域,弥补象牙塔里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弊端。
4. 要树立教育“双向主体”人格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主体和权威的角色,高校思政教育传递的单向性、知识传授中教师的权威性遮蔽了教育的“主体价值”,丰富主体类型意味着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树立“双向主体”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把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在反思中鉴别吸收,保障学生逻辑思维、表达判断能力的提升,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和完整。同时,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教育者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将学生作为主体对象,增进与学生的互动与关联。
二、 大学生人格教育领域现存的问题及发展指向
随着我国在社会各个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愈发强调对学生政治立场和科学专业素养的把握与培育,强调把大学生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角色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学生个体人格精神的培育,弱化了大学生兼具社会角色、政治角色、人格角色于一体的意识。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格培育的关键时期,人格是大学生自我认知和社会角色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大学生与外部客观世界、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与态度。所以不难理解,党在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个体心理直接关系到人格,表现出人格精神是否完善和健全。目前社会上出现的青年思想行为异化问题的现象表明,将人格精神培育置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位置是十分必要的。必要性具体来说主要基于3个目标的考量。
为了“正本”[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引领功能,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素质提升、党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校工作要“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必须着眼于“人格培育”。大学生品行的形成是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正常的生存环境和正规的学校教育会培养学生形成并保持向善的品质。教育不仅为个体传递进行社会生产劳动的必备技能和知识,提升个体创造美好物质生活的能力,同时还能不断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个体劳动技能的实现、物质财富的获取归根结底是通过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信仰追求发挥作用的。因此,强调大学生人格精神的培育,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正本需求”。
为了“纠偏”[4]45。现代大学教育中,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和训练以专业化、技能化和效率化为特点,在此教育理念的长期浸染下,高校大学生人格精神教育往往处于失声状态。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与资源的获取触手可及,全球思想文化在日益频繁的流动中交融交锋,多元文化激烈碰撞,加速了青年大学生人格价值观的异化和分裂。高校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成为多元文化碰撞的直接反映场所,呈现动荡和多元的样态。在此宏观背景下,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唯智主义、唯理主义、科学主义的思潮影响下,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的“碎片化”“知识化”“技能化”的趋势不断加剧,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标准过分依赖“科学体系”的面孔和内容,而忽略了对大学生个体的考量和规律研究。此类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持久、深入地对大学生人格精神培育产生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受到局限。
为了“升华”[4]46。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育并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他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5]。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赋予了教育者更多的向大学生传授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独立社会人的神圣使命。教育内容与形式虽然由于客体对象因地域、文化、种族的差异而千变万化,但本质都是为了提升教育对象作为完整的人的精神境界及优化人的本性,甚至激发出个体深处与人性密切相关的品质,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围绕人格精神培育开展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实现大学生道德水平、思想水准、精神境界升华的必由之路。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思维认知和人格精神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铺展延伸。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强化完整的人格精神培育,既是高等教育实现全面育人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大学生作为“人”这一客体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三、 完整人格教育理论视角下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具体路径
面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大学生思想迷茫、道德缺失现象,建立健全大学生完整人格教育体系,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施加影响,培育和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是当下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发展方向。基于完整人格教育理论视角,具体来说,可以从4个方面重点展开探究。
1. 丰富资源,增强人格培育理论的完整性
培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是完整人格教育的核心环节,将完整人格教育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就必须要在目标指向和内容体系方面加以落实和体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到西方文化思想,都蕴藏着丰富的与人格、人格精神培育相关的理论资源。
我国关于人格、人格精神教育的理论主要来自于西方心理学领域,而根植于中国本土教育实践、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追求的人格教育理论成果较为稀缺。 来自于西方的心理学学科主要强调的是学术价值, 其关于人格教育的理论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应用广度和深度的局限性。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者对于“人格”“人格精神”的探索有着丰富且独到的思考见解, 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精神、儒家推崇的“圣贤人格”等。 但宝贵的精神财富缺乏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和形式难以适应当今时代的表达诉求。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新时代大学生人格精神世界应如何构建? 人格精神世界的价值取向和内容应指向何方? 这些都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深入研究并明确回答的问题。
依据完整人格理论,当代大学生人格结构是复杂多元的,其内容和形式应该与时代精神、国家精神、群体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探究其人格结构的逻辑层次,应涵盖3个维度的精神内涵:①维度是“仁者”精神,即成为一名富有友善之心、正义之感、平等之度的好人,并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之中;②维度是“士者”精神,在学习中保持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独立判断、意志坚定的学者态度,突出表现在职业选择行为之中;③维度是“君子”精神,面对利益选择和价值观取舍时,以“担道行义,张扬仁义”为己任,“仁义”成为自重自觉的行为取向[4]46,在学习、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并形成理想的人格特征。
2. 多维设计,构筑立体式人格教育运行体系
完整人格教育理念强调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个体通过经验获取知识,在经验中检验知识的有效性,不断强化认知和逻辑思维。新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大学生人格经验积累的路径也应朝向多元、立体式发展。理论讲授、实践探索、网络学习、自我养成等丰富的培育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完整人格的塑造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理论讲授、实践探索、网络学习、自我养成是人格教育的重要抓手。①在理论讲授方面,打造思政课程践行平台,将完整人格教育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理论课、通识选修课等多种课程类型之中,找准完整人格教育与各类课程的契合点。以大一的理论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通过案例剖析向大学生阐述人格缺失对个人发展造成的阻碍和限制,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完整人格”重要性的意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通过介绍不同历史背景下社会典型人物的人格特征,梳理当代人格内涵的演化过程,进而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新时代大学生完整人格的结构和内涵展开讨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可以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与“完整人格”相关的理论阐述和价值意蕴,引导学生自觉把握“完整人格”与自身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打造纵向分年级、横向分科目的人格教育立体层次。②在实践探索方面,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事务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校园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为平台,围绕“大学生完整人格培育”的主题设计系列活动,引入讲座、演出、展览等社会公共资源,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载体。鼓励大学生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等实践培养教育对象自我成长的动力和契机,推动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积累经验、反思自我,自觉将“完整人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辐射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③在网络教育方面,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虚拟空间,互联网、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培育搭建了新平台,满足了大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便利、平等的需求。高校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直播平台等渠道为大学生营造更为开放、便捷的互动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有关“完整人格”教育的信息资源,增添完整人格教育的吸引力。同时,教育者应积极融入网络平台这一虚拟社区中,加强与教育对象的联系和互动,在网络媒介中实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交流对话。④在自我养成方面,教育对象作为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深刻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大学生人格精神培育是一种提升个体品质的教育类型,更需要发挥大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确立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过程等环节中应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在教育体验中不断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增强人格养成教育的获得感。
3. 多元发展丰富人格教育的实践途径
经验作为媒介在各类事物间建立起关联,个体在自我改造中通过经验整合,逐步形成自我独特的人格。人格精神因个体价值观、性格特质、社会经验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也无法将人格标准统一化。但是,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集合的一种特殊类型,必然具备属于这一年龄阶段和群体特征的人格追求。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的人格培育,要求教育者依据完整人格理论,善于将抽象的人格精神、经验转换为具体的行为标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要求,为大学生提供人格培育实践路径和方法。例如,帮助大学生找寻能够体现完整人格理论中创新、进取、协调、超越等精神品质的实际为参照对象,鼓励大学生尽可能充分的去观察、感知、总结实践经验。教育对象在社会、家庭、学校经验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思想塑造、人格构建和精神升华,进而在教育体验中培育完整人格。
在此过程中,榜样示范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培育,不仅要培育大学生的人格,也要塑造教育者的人格精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身表现出的有关工作、学习、生活的行为方式是学生人格教育最好的参照标准和模仿资源。大学时期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教育者崇高的品格、深厚的学养、敢为人先的精神体现出的魅力,在与学生日常相处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育者人格高低、完整缺失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在大学生人格培育中发挥着强烈的榜样示范作用。
4. 全员参与营造人格培育的教育氛围
完整人格教育理念,强调对教育对象潜力的挖掘,充分发挥教育对象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对象的实践场所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完整人格教育理念的落地实施,需要以学校、家庭、自我的共同培育为助推器,各方联动共同营造人格培育的良好氛围。
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人格塑造的责任使命。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承担主体,高校应积极推动完整人格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确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机制构建等环节融合融通,打通人格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学科壁垒,优化人格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动机制,增强人格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保障,营造人格教育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教师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应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完整人格教育,养成自觉反省人格状态的行为习惯。自我反思是自我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被教育者应秉持着求真的处事态度,面对思维和新知领域的困惑、踌躇、疑问,主动探寻处理疑难、困惑的具体方法[6]。被教育者在反思中完成自我教育,完成个体认知结构和价值系统的整合重塑,不断提升理解力、意志力、批判力,从而实现自我探索、自我发展,摆脱盲从、依赖的思维习惯,养成独立自主、独立思考的行为模式。自我反思促进教育对象人格教育的外在通道和内在通道齐头并进,促使学生将协调型人格品质、创造型人格品质、进取型人格品质和超越型人格品质内化为自身的人格精神力量,通过自我教育促进完整人格的有效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