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20-12-08张孝飞
张孝飞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 陕西咸阳712082)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层面的基本素质,它是信息时代人才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和步入社会的衔接阶段,也是大学生个人信息素养养成的关键时期[1],而在这一人生关键时期中,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可能影响大学生的一生。信息素养教育是启发人的信息意识、提高人的信息能力、更新人的信息观念、培养人的信息道德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根据社会信息环境与信息发展的要求,促使学生掌握信息工具、提升信息能力的信息素养教育过程。
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西藏高校图书馆一直沿用开设文献检索课这种传统方式。近年来,由于教学手段单一及实验条件跟不上等因素的影响,文献检索课程开设不理想,导致许多大学生信息素养较差,无法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西藏高校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等方式了解西藏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旨在为西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一、西藏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困境
目前,西藏地区有6 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有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藏医学院4所,高职类的学校有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和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所,由于西藏高校办学历史相对较晚、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开展也较晚,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方式的不断更新,西藏高校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遇到了挑战和困境。
(一)学校对信息素养教育支持力度不够
早在1984 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2],直到1995年西藏民族学院才第一个在西藏高校中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随后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及西藏藏医学院也相继开设了信息素养相关课程。虽然西藏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原文献检索课程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但信息素养教育依然受到一些现实条件的束缚,没有引起各校的重视。第一,就课程性质而言,除西藏大学把信息素养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外,其他高校一直把信息素养课程作为公选课程,没有像英语、思想政治、体育等课程被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必修课程,导致该课程选学人数与开课课时难以保证,甚至藏医学院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出现了停开现象,就连课程开设情况较好的西藏民族大学在选课最多学生时才达到年级学生的10%,信息素养教育受众率偏低;第二,师资力量缺乏。为全校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需要大量的师资力量,信息素养课程教学都是由图书馆员担任,而每个馆能够胜任信息素养教学的馆员较少,同时这些馆员还要担任馆里的其他工作,但学校在人才引进时没有考虑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的需求,因此,信息素养教学很难在全校普遍开展;第三,教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信息素养是一门操作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效果受硬件因素影响较大,在实训教学时最好能保证每个学生有一台可以练习的电脑,但对于硬件条件有限的高校一般优先满足专业课程使用机房的要求,致使信息素养实践教学难以保证。
(二)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老化,实用性欠缺
西藏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老化,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一,课程内容没有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目前,西藏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大都沿用传统教材的知识结构,西藏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大致包括了信息相关的理论、文献分类原理与方法、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常用(网络)工具书的使用、搜索引擎的原理与使用技巧、中外文数据库的使用、特种文献检索技巧、网络开放资源获取以及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西藏农牧学院信息素养教学内容仅仅涉及科技论文写作部分知识。西藏高校信息素养教材对于与读者切实相关的信息道德、信息安全及个人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很少涉及。第二,课程内容没有与学生学习阶段信息需求紧密结合。如:本科低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完成论文的写作,他们更需要建立信息检索的逻辑判断的思维能力,以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信息需求;而对于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来说,最主要任务是论文写作及就业规划,所以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利用中外文数据库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如何在公务员备考和就业面试中把握先机,他们更需要掌握这方面的信息能力。第三,课程内容与学生专业信息技能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未能与学生的学科专业相融合,不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系统性思维能力。
(三)信息素养课程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西藏高校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式,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学过程完全按照教材来进行,忽略了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致使教师讲授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的信息素养知识脱节,例如:西藏农牧学院图书馆教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开设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仅仅是为拿到学分而学习,只有当学生到毕业季时才认识到学习科技论文写作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既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热情,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信息素养课程知识内容丰富、涵盖的信息范围较大,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大量的实训操作需要指导学生练习,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因此,多数教师往往会缩减实训课时,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满堂灌方式,从而导致信息素养教学中“教”大于“学”,再说信息素养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难以发挥,教学效果欠佳。
(四)数据库培训效果不佳
数据库培训是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手段,而培训内容的优劣是吸引师生参加讲座的关键。西藏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数据库培训是由咨询部/技术部做出培训计划,而这些培训内容不一定是读者感兴趣的,所以造成的结果是自愿参加培训讲座的学生很少,有些学生仅仅是为了能取得阅读学分被迫来的;另一方面培训讲师多数来自于数据公司,由于数据公司培训师缺乏,培训讲师常常由销售人员担任,致使授课内容往往侧重于广告式的宣传,并没有注重讲解学生所关心的数据库使用技巧和方法,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培训效果差,讲座也就流于形式。
导致数据库培训效果不佳的另一个因素是缺乏学科化和个性化的深度培训。目前,虽然数据库培训是西藏高校图书馆的一项常规工作,但多数培训仅仅停留在数据库的简单应用,学科化、专题化与个性化的深层次培训较少,不能有效配合师生深层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导致数据库培训不能引起师生的关注。
二、西藏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一)学校应为信息素养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是数字时代大学生生存和发展必备的重要素养。1984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规定各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设文献检索课;2015 年教育部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进一步强调了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信息素质教育的责任,而图书馆通常是通过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来实现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这充分说明了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相关课程的必要性。
据统计,目前西藏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全校的必修课和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其中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覆盖面广,涉及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艺术及技能等领域,结合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素质的特性,西藏高校应把信息检索相关课程定位为通识必修课程,充分扩大信息素养教育的受众面。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各校应加强信息素养师资力量的配备,组建一支学科跨度大、专业背景丰富的信息素养教学团队,在组建团队时,要突破传统的由高校教师或图书馆员独立建设的现状,将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馆员与教师进行能力重组,实现信息素养教学团队的教学、技术与服务三位一体[2]。另外,各校在加强信息素养教师团队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信息素养教学实验条件的改善,充分重视信息素养实践,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练习中掌握和巩固信息素养技能。
(二)优化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
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内容丰富的、实用性强的信息检索课程才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建议西藏高校对传统的信息检索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革新。第一,信息检索课程内容中应适当增加藏学信息检索与获取相关内容。由于西藏高校其主要任务是为西藏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因此,西藏高校大学生学习相关藏文信息处理、检索和利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很有必要。目前,西藏大学已经与公司开发了藏汉翻译软件、藏文搜索引擎以及藏文文献数据库;西藏民族大学也已经建立了包含图书、论文、图片以及音视频的综合性藏学特色数据库;西藏藏医学院也已经建立了以藏医药为特色的数据库。所以,西藏高校在信息检索课程内容中应适当增加藏学文献信息分类、藏文搜索引擎、藏文信息处理以及藏学特色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方面的知识模块,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藏学信息的检索和获取的系统性信息能力。第二,在西藏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规划上应体现分层次与分学科的特点,建立信息素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高级课程相配套的三层次教学课程规划体系[3]。信息素养基础课程是普及信息素养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性质为公共选修课程或必修课,规范出版为统一的通识类教材,授课对象为本专科低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藏文信息检索相关知识、图书馆opac 检索、图书馆网站的利用、中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信息安全、信息道德、搜索引擎及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等,在教学中还可以贯穿一些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技巧的讲解,例如:网络购物、旅游、医疗、交通、美食等实用生活类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信息素养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掌握和利用专业信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学科分类进行教学,建议根据学科性质把学生上课对象划分为社科类、理工类、医药类、农林类及艺术类5大类,课程性质为专业公共课程,规范出版相应的教材,教学方式为相同专业共同授课,授课对象为本科高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工具书的介绍、专业中外文开放获取资源、搜索引擎、论文的写作、文献管理软件的介绍等。信息素养高级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授课对象为研究生,授课方式可以采用专题讲座方式,授课内容侧重于专业数据库介绍、专业信息判断与获取、学科分析研究与分析工具、学术评价、文献统计与计量方法、学术道德及学术规范等方面。
(三)传统信息素养课堂教学与MOOC 教学有机结合
由于传统的信息检索课程受师资力量、授课课时及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与影响,西藏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受众面较低,而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门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对大学生的个人文化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为了保证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接受信息素养教育,建议西藏高校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利用传统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与MOOC教学有机结合。
MOOC 又称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它具有完整的教学方案和课程结构,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在线讨论、答疑和考试,MOOC 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使信息素养教学内容更加单元化与模块化,更有利于学生碎片化的学习,它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使信息素养教育普及率更高[4]。
授课教师团队是决定MOOC 课程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仅凭一所西藏高校的力量很难开发出高质量的信息素养MOOC 课程,因此,西藏高校图书馆要在信息素养MOOC课程建设中进行联合开发,共建共享。在信息素养MOOC 课程建设完成后,西藏高校要利用信息素养MOOC 教学模式与图书馆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方便灵活学习平台,使信息素养教育涵盖内容更加定制化和多元化。
(四)传统信息素养课堂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翻转课堂也称作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它是指由授课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知识点教学微视频[5],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及查阅资料提前预习知识点,最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答疑解惑、动手实践、共同探究与共同完成作业,从而实现知识巩固和消化的过程。
翻转课堂有以下特性:一是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5]。它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学习以观看微视频为主,学生可以自由的安排学习时间,充分体现了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三是学习活动的互动性。由于翻转课堂的学生学习是在课外进行的,所以课堂上节约出大量的时间用于师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一些技能性的知识是通过师生共同动手实践探究,加深了学生知识的内化。
鉴于翻转课堂的特性和优点,建议西藏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学中应采取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理论性、原理性较强的知识点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文献信息检索基础、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搜索引擎的原理等章节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而对于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章节的宜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比如:国内外常用数据库的使用、搜索引擎的应用、信息检索的技巧、信息的筛选和评价等章节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当然,翻转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提前制作微视频的相关知识课件是相当重要的,工作量也相当大,建议西藏高校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由信息素养教育教研室教师协同完成。
(五)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院系专业课教学之中
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院系专业课教学之中是嵌入式学科服务一部分,也就是让图书馆员走进二级学院,自主地融入到读者中进行信息素养教育[6]。目前,西藏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学校专业课教学相互脱节、毫无联系,如果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嵌入到院系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也就是把信息素养教育拆分后融入到专业课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包括科学的信息检索方法、数据挖掘、实验标准、分析工具等多种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掌握该专业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
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图书馆与院系合作,建议具体做法:在某一门具体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嵌入一次或多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负责信息素养教学馆员与专业教师协商制定嵌入内容,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层次,针对性地嵌入特定的信息素养教学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信息素养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比较符合教学目标与要求,信息素养教学效果更显著。
(六)改进数据库培训方式
1、根据用户的意愿选择数据库培训主题
西藏高校图书馆提供信息素养教育时应充分考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选择用户关心和有兴趣的话题,采用预约培训的形式[7]。具体做法:首先由负责培训的咨询馆员做出培训计划(包括主题、内容和时间等),将培训计划通过图书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征集用户的意见,用户可以通过邮件、微信公众平台留言、QQ 等多种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推荐数据库培训主题的建议,图书馆根据用户的意见和建议调整培训计划,这样减少了培训主题由图书馆员设计的主观性[8]。
2、在选择培训讲师方面采取专业培训师与培训馆员相结合的方式
培训讲师授课质量的优劣也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培训讲师的选择上要严格把关。第一,在数据库公司讲师的选择上一定要提前沟通,要求公司选派有经验资历深的专岗培训师,在培训时能熟练的介绍数据库使用方法、合理掌控内容深度、适时与读者交流互动,从而有效提升数据库培训效果。例如:西藏民族大学2017 年在Proquest数据库、北大法意和职业就业数据库培训中邀请了公司专职培训师,培训师幽默的语言、专业的讲解深受读者好评与欢迎。第二,选择有教学经验并对数据库熟悉的学科馆员担任培训师。在综合利用数据库进行挖掘分析和分学科专业数据库培训方面建议选择有经验的学科馆员担任,比如:“如何利用图书馆数据库搞科研”这个专题讲座,学科馆员可以从本馆购买的数据库出发,讲解一般的文献资源获取方法与技巧,再就一些本馆数据库难以满足要求时如何利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方式获取等,使读者对文献获取方式有一个全面全新的认识。
3、做好培训受众群体层次划分,开展专题化与分学科培训
由于不同层次的读者其信息能力不同,所以对文献信息需求存在差异,建议图书馆在数据库培训时应根据年级、学历等对读者进行层次划分,按照读者层次开展专题培训。比如:对于刚报到的新生适时安排入馆培训,对于毕业季学生安排论文写作和投稿培训、对于研二的学生安排开题与立项方面的文献查找;对于不同专业的读者可分学科专业进行培训;对于医学院、附属医院可安排医学文献获取方面讲座、对于法学院可安排法学方面的数据库使用技巧培训,这种分层次、分专业培训针对性更强,效果更佳。
(七)建立西藏地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共建共享平台
目前,西藏高校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基本上处于各自为营的状态,在教学方面缺乏合作与交流,各高校之间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条件和教学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西藏高校的生源大多数来源于西藏区内,生源以藏族学生为主,所以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有共性之处,建议西藏图工委牵头建立西藏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共建共享平台。具体做法:第一,从全区高校之中抽调信息素养教育名师联合编写符合西藏地区实际的信息素养教材,开发信息素养MOOC与微视频,将这些教学资源供全区高校共享;第二,号召在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方面具有优势的西藏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将自己学校优秀的信息素养教学课件对全区开放共享;第三,各高校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各学校信息素养授课教师通过实地走访、会议、网络等方式加大沟通与合作,交流在信息素养教学方面的经验与心得。总之,通过西藏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共建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3]。
结 语
信息素养教育是当代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应十分重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给予信息素养教育以有力的支持;同时,高校图书馆应在充分调研学生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改变传统信息素养课程知识分类和学科体系,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结合MOOC、翻转课堂、嵌入式等新的教学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量身定做的信息素养教学和培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信息能力。然而,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如何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做到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扬长避短,还需要反复实践;信息素养教育如何与专业课程高度无缝融合,也有待于业界同仁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