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探索与思考
2020-12-08赵璟琴
◎ 赵璟琴
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和未来的建设者,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对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至关重要。面对充满机遇而具有挑战的全球化现状,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中学语文课上通过品读爱国经典,培养浩然正气,在古今文学精品的熏陶下,不仅获得工作和生活必需的文学知识,更促塑造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思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了爱国情操和文化责任感。
一、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定位,突出“课程思政”教育属性
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从而导致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割裂甚至冲突。古今中外以弘扬爱国主义和积极向上的思想为主旨的名人佳作数不胜数,中学语文教学从纷多杂乱的文学作品中,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挑选出凝聚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名篇佳作。譬如 ,王昌龄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铿锵有力,不但表现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更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和坚定决心,抒发了保卫祖国、保卫边疆的坚定的爱国主义热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作家的事迹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传递和弘扬,激励学生向前辈学习,通过品读爱国经典,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文化责任感。
二、挖掘中学语文“课程思政”资源,引领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功能
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专题学习,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变传统语文课堂逐篇精讲为“以一带十”,将单篇教学和专题教学结合起来,专题教学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等,教师不仅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鉴赏能力的培养,同时发挥语文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的作用,塑造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思想,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理想和目标,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乐观进取的精神,培育中学生对理想和目标的执着追求精神。比如在中学语文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论语》深入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理解孔子在春秋动乱之际的流浪生涯中,所自觉焕发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效国之行;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当代中学生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三、精心整理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中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战国策》中丰富的历史故事,是后人极具借鉴意义的范例。通过《战国策》作品选讲,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战国策》一书,在鞭挞谴责昏君佞臣的同时,也歌颂赞扬了一批明主良后,忠臣贤士,如:勇于革新、倡导胡服骑射、具有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卓识的冯谖,自尊自信、不慕权势的颜斶,不畏强暴为国冒险的唐且,重然诺轻生死以报知遇之恩的荆轲、聂政等等,作者赞颂了他们的优秀品德,对他们的作为、经历或遭遇,倾注了满腔褒扬之情。《战国策》中关于如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制定高瞻远瞩的商业战略,国与国之间的博弈,这些智慧即便现在来看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授课时要潜移默化培养中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学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中学语文的人文精神涵养熏陶解决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匮乏、文化素养缺失的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将从根本上改变当代中学生文化素质薄弱、缺乏创新能力的现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才的综合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