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的识谱教学

2020-12-08王芳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律动音符小鸟

◎王芳

小学音乐教学,识谱教学是引领学生走进音乐王国的必经之路。雨果说:“开启人类的智慧的钥匙有三把:数字、字母和音符。”

一、运用律动感知音符,激发识谱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律动教学特别有效,它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动、在跳跳、唱唱、玩玩等活动中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参与的愿望和热烈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动起来,我在每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就以孩子为中心,多穿插游戏、或是动作之类的来做音乐的律动,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律动中对歌曲的乐谱产生了兴趣。

二、说音乐故事,从故事中认识音符

但是,教唱乐谱的前提是先要教会孩子们认识最基本的七个音符,这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他们编故事。听故事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但是要在一课中就要求学生都记住七个音符肯定是有困难的,首先我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意境之后,再利用教材内容延伸强化歌曲的情绪。比方音乐故事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我在教授这一课时,首先给孩子们听赏电影插曲《do re mi》,在动听的歌声之后给孩子们简单介绍了这个故事,孩子们对这个电影感兴趣了,我放了其中一段故事中介绍七个小孩,家庭教师给他们分别取名为七个音符。同学们一下子从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七个音符,并且有了印象。

三、利用柯尔文手势,进一步学习音符

接下来该熟悉这七个音符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利用视觉手段,用手势在空间表示位置和运用方向,使这些抽象的音符有自己的形象特点,并且听辨音的高低,从而唱准每一个音。老师边讲边带学生做,之后老师用《do re mi》的音乐,让学生边做手势来表示听到的音,教学碟中的音乐速度很快,老师可以弹奏音乐让学生做其中的几个音符,比如歌曲中出现 1(do),3(mi),5(sol)的地方,就让学生专门听辨这三个音符,只在听到这三个音的地方做出手势。

四、利用教材中游戏活动,在互动中巩固音符学习

音乐游戏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学生认识了音名之后,设计一些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进一步熟悉音名唱名、巩固音高。如二年级上册“找朋友”的游戏:请14个小朋友,头上戴着写有七个音符和对应唱名的头饰,让学生在一段《我的朋友就是你》的音乐中,随乐走动,音乐声停,学生的脚步也停止,要求找到相对应的那个音符和唱名是一对好朋友,并一起手拉手。游戏还可以多种玩法,可以老师和学生找朋友、一对二的找朋友,还可以分小组找朋友。这时,老师再请学生一起来唱唱。再如在二年级上册游戏“小鸟小鸟飞回家”:在前面课的音符认识中学生们对音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个游戏主要是让孩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如:我说、唱、弹一个音,然后让小朋友找到写有相应音符的小鸟,并把这只小鸟贴在写有相应音符的小屋上。也可以每组的学生都当小鸟,小鸟手持音符卡片带小鸟头饰,教室里可设置音乐树、小鸟窝,创设相应的音乐情境,让学生们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参与游戏。老师充当“鸟妈妈”唱第一句,召唤小鸟,小鸟听到鸟妈妈的召唤唱着歌曲,排好队准备回家,各组可以轮流进行。

五、结合乐器教学、在吹奏中学习音符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使学生不仅能正确地奏出乐谱中的各种音符,还能通过反复的听音训练,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地增强识谱能力。学生往往认为识谱是较难的,但自从学会吹竖笛后,我发现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识谱教学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并不是单一的,识谱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感受、理解、表现以及创造音乐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我在识谱教学过程中,尽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选适合小学生特点的音乐游戏和一些综合性的活动有效地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求最佳教学效果,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

总之,在音乐低年级识谱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做到教学直观化、形象化,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争取最佳的识谱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律动音符小鸟
和谐律动
一串快乐的音符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美妙音符
“三个经济”律动
青春音符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