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策略研究
2020-12-08汪海霞
◎汪海霞
我国社会存在如下认知:语文固然重要,但属于“差不多”的学科。原因在于,在各级考试中,语文成绩不会太高,也不会特别低。由此造成的现象是:相较于数学、物理等科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投入的精力远远不足。实际上,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传统文化,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成绩。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全面加强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正确看待语文学科
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世代相传。尽管在秦朝、南北朝等少数几个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中断,且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作祟,导致一些典籍遗失、历史真相被篡改,但整体而言,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包含《史记》《三国志》在内的典籍仍然具备极高的历史价值,能够如实反映中华璀璨的文明。
第二,民族特色。中华传统文化具备极高的包容性,不仅包含儒、佛、道三家相互融合的民族文化,诸多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传承至今,成了文化瑰宝。
第三,历史悠久。广义上的中华传统文化拥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时代;经考证,具有明确典籍印证的文明可追溯至商朝初年。总之,我国的文化经得起历史考验。
第四,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是其他文化不能比拟的;而在“深度”一项,时至今日,如《易经》等典籍仍然具有高深莫测之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时不时地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抓住精髓,能够全面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进而正确看待语文学科并自觉地学好语文。当中学生真正融入传统文化,感受历史、文明的魅力时,学生的感悟能力将会提升至新的“境界”,进而在语文学习中展现出不一样的面貌,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真谛。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简述
(一)课堂教学结合文化类电视节目,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围绕“文章意境”“感悟作者情怀”等开展教学工作时,往往不会收获理想的效果。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缺乏传统文化的指引,学生的思想基本停留在表层,加之生活阅历不足,无法与文章、诗词的创作者产生共鸣,导致教学质量长期无法提升,但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学方法不当。有效方式在于将课堂教学与文化类电视节目相结合,渗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感悟。应用此种方式,可首先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带动语文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比如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借助音乐赏析诗词,并聆听他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进而加深自己的理解。
如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纳入了诗仙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该诗从头到尾均为“名句”,要求学生全文背诵并默写。在一般的认知中,该诗是李白少有的提到“愁”的名篇,但诗的整体意境仍然以“洒脱”为主,体现了李白的潇洒和乐观。对于绝大多数八年级学生而言,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几乎“不知愁为何物”,故在理解该诗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教师可组织学生集中收看由阿鲁阿卓及山风组合对该诗的改编版。整首作品全程保持轻快的旋律,并未体现出一丝一毫的惆怅之情。当唱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时,阿鲁阿卓身为少数民族的豁达天性显现无疑,仿佛在那一刻,她与李白产生了共鸣。当学生伴随音乐感受诗词时,必然能够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之上,背诵默写将不再具备难度。
(二)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合理运用“故事”
阅读与写作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学生缺乏阅历,导致无法在心灵层面与作者实现“交汇”,笔下无法呈现出令人动容的文字。因此,通过合理讲解故事的方式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积累,是一种可行性的方式。比如人们虽然熟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对此种说法究竟描述了什么,均缺乏足够的认知。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期间经常地引导学生进行今古对比,更加深入地感受现代与古代在文化层面的巨大差异,进而通过转变思维认知,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基于五千年灿烂文明形成的传统文化尽管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中断,但整体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仍然能够起到指引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明确语文的魅力,赢得当下,畅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