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诗词在高校创造性推广的意义*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载体创造性

陈 璐 冯 丹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诗词是诗和词的总称,诗从先秦开始产生,在唐代时达到顶峰;词延续了诗的传统,于隋唐时期兴起,流行于宋代,现在诗词特指以古体诗、近体诗以及格律词为主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学遗产,诗词在今天仍然受到大众的青睐,它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在文化市场中繁荣,让我们感受着诗词文化的丰富多彩。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青年基地,诗词在高校的创造性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继承传统文化

诗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存在时间之久,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诗歌采用民歌的形式,它的创作根植于社会,集中地展现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诗词在我国存在的时间虽长,但它的流传并没有中断,我们还是能理解两千多年前诗词的内容,可以了解当时的民风民俗的变迁,从中汲取有利于当代发展的养料。如唐诗中酒的种类丰富多彩,翻开《全唐诗》一股浓浓的酒味铺面而来,酒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的载体,代表了农业文明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唐代的制酒技术进一步发展,各式各样的酒器体现了古人的工艺与智慧,而作为精神文化的象征,代表了儒家文化的酒礼与酒德、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对我们考察儒道精神也是大有裨益。

我们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或多或少表现了文化的烙印,在高校创造性的推广诗词就是重新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生活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现代的高校学生已经不满足于诗歌朗诵、诗词接龙等传统的形式,因此创新推广形式非常重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的体验感、提高文化参与度就是最好的方式,如将诗词改编成歌曲、舞蹈、话剧等进行公益展演和教学,拉近诗词与大学生的距离,诗词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事物,而是成为鲜活的文化载体,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使大学生自觉地成为文化传承人。

二、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文化的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集体智慧的象征,是数代中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特征,是言志,诗人用最精炼的字词和整饬的修辞,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诗词中凝练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诗词背后的价值观是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引航标,创新诗词推广的形式,突破传统理念,以古典诗词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引领诗词鉴赏新风尚。

高校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的基地,是民族的希望,以古诗词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开设课堂知识讲座,为学生获取文化知识提供平台,为学生讲好中国文化故事,故事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因民族精神的滋养得以繁荣,文化自信因中华文化的兴盛才更有底气,文化自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独特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需要内外结合,创新提升文化自信的实践活动,从实践当中认识、体验和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用演唱、表演等文化实践活动提振文化自信。

三、繁荣校园诗歌创作

中国是诗词大国,欣赏和创作诗歌是文化不可或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培养坚实的文化自信,鼓励大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十分重要。诗词在高校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学生身上具备的文化底蕴和教育背景,他们有能力进行诗词创作。今天的诗词已经不拘泥于严谨的格律,当代大学生接受的文化产品多种多样,对于形式的理解别出心裁,丰富的诗歌形式成为他们表达情感的入口,而且大学生正经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他们的经历会充实诗词内容,饱满的人生斗志会丰富诗词情感,他们是繁荣当代诗词的具有爆发性的生力军。在高校创造性的推广诗词是激发大学生诗情的契机,通过诗词创作大赛和讲座鼓励他们进行创作,展现年轻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为当代诗歌注入新鲜的血液。

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它的持久度和覆盖面上都具有其他文学形式无法比拟的独特之处,诗词寄托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对诗词倾注的热情反映了我们的时代风貌,传统文化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的国家正在彰显着大国的文化实力。这场全民诗词的文化盛宴已经深深扎根校园,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这场文化热潮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当代思考,用流行的方式推广诗词,为寻找精神家园的人提供好的文化养料。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载体创造性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创新代表履职载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以葵园为载体构建英语开放的现代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