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0-12-08张科晓王瑶光

关键词:公共卫生抗疫新冠

张科晓, 王瑶光

(中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并迅速向全球扩散,已蔓延到世界五大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使数十亿人口被迫进入紧急抗疫状态,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堪称百年不遇,被联合国评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历史上的最大危机。新冠疫情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予以回答和应对的紧急时代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来讲,基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五个着力点。

一、以树立正确的灾难观为着力点,培养危机意识和担当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1]58新冠疫情全球暴发是当代青年成长经历中的重大历史性事件,将对青年思想政治状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对这种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准确把握,并给予合理应对,及时回应广大青年的思想关切。首先要直面现实,把当前的疫情危机作为鲜活的教材,引导广大青年建立正确的灾难观。灾难观是人类面对各种自然或人为灾害所持的基本观点、态度和认识,对人们如何应对灾害产生相应的影响。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9正确的灾难观能够指导人们合理地面对灾难并对其施以正确的行为,从而使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灾难观教育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个明显被忽略的短板,经历此次疫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灾难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予以高度重视。

对广大青年进行灾难观教育,首先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客观地分析和解读灾难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提高青年对灾难的理性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基于此次疫情并由此上溯历史上的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包括21世纪的非典、20世纪的西班牙流感、中世纪的黑死病以及中国古代的天花、疟疾等,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各类传染病的发生过程和历史影响。从人类社会漫长的演进过程来看,瘟疫其实从未走远,虽无明显规律可循,但总是时隐时现,成为人类文明前进历程中的障碍或羁绊。面对疫情,正确的灾难观应当是,正视疫情的客观存在,在灾难来临时勇敢科学地同疫情作斗争,坚信疫情终将被战胜;在灾难过去时要具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做到思想上不懈怠、不麻痹松弛,随时待命。“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3]183纵观人类历史,疫情从来不能将人类打倒,反而使人类在同疫情的斗争中变得更加强大,许多历史上曾经肆虐的病毒已经被人类彻底消灭即是明证。马克思主义早已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史是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统一的过程。此次疫情的传播力和破坏性是以往任何一次瘟疫所不能比拟的,它准确地击中了当代文明形态中脆弱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说,疫情正在警醒人类必须补齐自身文明的短板,但不会改变人类历史总体前进的航程。

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当代青年必须培养和建立合理的危机意识,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青年的任务和使命。危机意识是当代青年思想政治素质中的必备要素。所谓危机意识就是对可能面临的危急状况具有明确清醒的自觉或理论认知,并坚信在危机中蕴含着超越和战胜危机的希望和可能性。危机意识只有在危机中建立起来才能更加持久和深入,才能转化为强大的行动力量。由新冠疫情产生的危机意识必定在未来数个世纪内持续影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哲学家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这是哲人对后世的警示之言。中国古圣先贤对危机意识已多有论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等等。疫情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必要重温古训,引导青年在危机中勇挑重担,奋发有为,建功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4]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青年,尤其是医药卫生系统年轻的白衣天使们和各地的青年志愿者群体,能够勇立时代潮头,在危难关头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英勇地战斗在抗疫最前线,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体现了当代青年卓越的担当精神,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时代楷模,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持久的动力,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总结凝练并予以传承和弘扬。

二、以倡导科学应对疫情为着力点,提高理性思辨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从应对疫情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引导广大青年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进行个体防疫,避免恐慌性行为。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许多人极易产生恐慌心理,尤其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代社会,这种恐慌心理容易迅速蔓延,从而引起群体性恐慌行为。从心理学来讲,当个体遇到不可预期的突发危机事件时,容易引发心理和情绪的异常反应,进而对其行为产生影响。究其原因在于,“在这种突发事件中,民众受知识能力和认知经验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的约束下失去了正常的判断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5]。毫无疑问,出现严重的风险事件的时候,民众具有认知和思维的理性对于有效应对危机非常重要。从此次新冠疫情来看,这种新的病毒类型已经明显超过了普通民众的认知能力,所以极其容易导致民众的风险认知出现偏差。面对这种情况,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来讲,今后必须注重科学防控疫病理念的培育,要把以科学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理念作为当代青年的一种基本信念结构,并进行相关的知识储备,从而在类似事件暴发的时候,能够以科学的态度来予以应对,拒绝各种恐慌性的非理性行为。新冠疫情暴发以后,科研工作者在短期内即检测出病毒家族的基因序列,为有效应对疫情提供科学指导,而且疫情的监测手段和方式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使检测速度和效果大幅度提升,这种科研水平和能力是以往任何一次疫情都不可能达到的。可见,只有相信和应用科学手段才是有效应对疫情的正确理念,而这一理念只有在平常状态下得以牢固树立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得以正确运用。

要科学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就必须在行动上听从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服从国家抗击疫情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手段,做到不信谣、传谣,更不造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的应对方针和策略上来。此次抗击疫情与以往很大的不同是网络的普及和发达。在整个抗击疫情过程中,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媒介,其影响力不亚于传统的电视、广播和报刊,尤其在疫情严重期间,多数人居家不出,互联网成为民众了解外部世界和相互沟通的重要途径。尤其网络课堂,能够实现数千万大中小学生的在线学习,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可谓功不可没。从总体来看,网络媒体在抗疫期间能够积极传递正能量,服务和服从于抗疫大局,但是不得不承认随着自媒体的日趋发达和影响力的日渐递增,在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噪音、杂音以及谣言、诈骗、虚假消息和悲观情绪等内容,严重地混淆视听,对抗疫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面对疫情期间特殊的网络舆情,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应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利用网络思政课堂积极引导广大青年以主流媒体的信息和声音为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坚决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的干扰和影响,提高对于虚假信息,特别是对于宣扬发现某种治疗病毒特效药、宣称自家有祖传秘方等方面的信息,要提高鉴别能力,不能轻信盲从;二是要倡导依法依纪使用网络,恪守文明使用网络的法律和道德底线,不能把网络作为法外之地和负面情绪的任意宣泄之地,不对无意义的话题进行无谓的网络争论,不转发未经证实和明显不合逻辑的网络文章,主动净化网络空间。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生命观教育,注重普及卫生防疫方面的相关知识,提升青年自我防护能力。

三、以讲好中国抗疫经验为着力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武汉启封和各地全面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为全球正在进行抗击疫情的国家和人民传递了信心和力量,也证明了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巨大优势。虽然疫情尚未结束,国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但总体来讲,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到了下半场。在特殊历史时期,总结好中国抗疫经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职责所在。虽然抗疫工作还在紧张进行,抗疫故事还在不断续写,离全面总结尚待时日,但目前来看,至少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中国抗击疫情,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优势,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重要内容。

首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有效抗击疫情的首要制度优势。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如何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最关键的是要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领导核心,能够迅速决断,果断出击,统一协调,精准施策。我们看到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多次组织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抗击疫情相关事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对如何防控疫情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向湖北等地派出工作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一线防控工作和防控力度。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迅速凝聚共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中央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形成了全国抗疫一盘棋的局面,使疫情蔓延态势迅速得到有效遏制。中国抗击疫情的速度和效能再一次显示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制度优势,也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中国经验和模式。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动疫情阻击战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抗疫经验的基本理念优势和路线优势。中国的新冠疫情阻击战是一场典型的人民战争,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疫情暴发以来,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首要位置,这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要求。自各地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以来,广大人民群众主动配合,主动检测,自觉隔离,严格遵守防控疫情相关规定,在医疗救治和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能够从容应对,响应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讲:“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6]1096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基本条件保障,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优势。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必须有强大的物资储备和生产能力,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严峻挑战。从前期抗疫实践来看,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医疗和科研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本次抗击新冠疫情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疫情暴发以后,各地在短期内迅速组织四万余名医术精湛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医护人员为战胜同一种病毒而集中作战的经典战例,也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成就和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在医疗和防护物资生产方面,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许多企业在短期内能够迅速转产,很快扭转了医药物资不足的紧张局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仅用10天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更是令世界惊叹。总之,中国抗疫经验中蕴含着中国道路和制度的巨大优势,必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使青年一代在抗击疫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

四、以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为着力点,增强自然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50新冠疫情的暴发必然促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与人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近年来,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普及以及五位一体布局的全面落实,一些基本的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在社会各界达成了广泛共识。此次疫情再一次将如何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根本性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虽然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问题目前还不清楚,作为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有待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研究证实。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一些野生动物,如蝙蝠、果子狸等,是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我们看到,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从国家到地方,从立法、执法到司法各方面都对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和规定,必将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来讲,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和政治站位,引导广大青年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来理解生物安全。就破坏力和影响力而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已不亚于一场大规模的传统战争,因此需要在更高的理论层面进行重新认识。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国家生物安全的理念,强调:“生物安全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必须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7]这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生物安全重要性作出的全新阐释。安全是个体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把生物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的层面,意味着生物安全已经成为继政治安全、军事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粮食安全等传统安全要素之后被列入安全体系的新的组成部分,是对生物安全重要性的理论和战略提升。生物广泛地存在于由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组成的整个世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日趋强大,自在自然的边界正在日渐缩小,而人类活动的范围则在不断地扩大,使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自然演化规律不断被人类活动强制性地打破。从生物安全角度来看,人类活动和行为正在不断地触及生物安全的边界和底线。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自然对人类敲响的警钟。

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引导广大青年在日常生活和行为中树立科学的自然保护意识,坚决摒弃那些关于野生动物的陈腐观念和错误认识。近年来,一些商家在巨大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地通过各种广告传媒误导公众,传递了一些关于野生生物的有害信息,比如进食野味可以大补身体,是高档次的奢侈享受,野生食品是纯天然的和无公害的等等,有些说法毫无事实依据,有些则明显与科学研究结论相悖,但在一些漂亮广告词汇的包装下使人真假难辨。这就需要广大青年坚持科学立场,提高对虚假宣传的警惕性、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自觉维护野生生物的生存权利和生存空间,牢固树立保护野生生物就是保护人类自我家园的正确理念。同时,随着国家关于保护野生生物方面相关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引导青年提高依法保护自然环境的素养和能力,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制度和规定,坚决同一切破坏自然环境的不法行为作斗争,共同守护国家生物安全底线。

五、以关注全球抗疫大局为着力点,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已经演变成一场全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8]277面对汹涌疫情,世界各国只有结成命运共同体,携手并肩,共同应对危机,才能度过这一艰难时刻。但遗憾的是,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部分西方学者竟然借疫情大肆宣扬逆全球化思维,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导致疫情得以全球蔓延的主要原因,所以今后各国应当对全球化加速的步伐进行有效抑制而不是继续推进;部分国家政要甚至将疫情政治化,借疫情对其他国家或民族进行污名化攻击,极大地破坏了全球抗疫合作大局。这些逆全球化的声音对当代青年的思想认识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和思维混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给予高度重视。事实上,逆全球化的声音不是新鲜事物,而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种思维倾向,只是借疫情流行之机而再度浮出水面。必须看到这些逆全球化的声音从来都不是思想主流,更不是对天下大势的正确判断。客观地讲,疫情危机已促使人类只有合力应对一条路可走而无有他途,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9]当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或可以一蹴而就的,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会经历许多坎坷和波折,但这一理念所揭示的真理性必将被历史实践证明。所以在疫情危机时刻,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广大青年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认清天下大势,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历史潮流而动。

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互联网上关于各国应对此次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以及民众的表现等方面出现了部分不客观和不理性的评论,部分网络社区民粹主义情绪高涨,出现了一些狭隘化、极端化言论,各种信息、观点和言论相互激荡,鱼龙混杂,不一而足,这些都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给予必要的关注和引导。面对网络不良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积极引导青年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看待公共卫生事件的全球暴发,摒弃个人或族群偏见,尊重各国国情和文化差异,不能要求各国都采取和中国完全一样的抗疫措施,更不应该对他国的抗疫表现和成效不加分析地横加指责,要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包含着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平等相待、交流互鉴的基本精神,尤其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更应该秉持这种基本精神。

六、结束语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将对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状况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引导广大青年科学合理地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回避的重要时代课题,必须引起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10]因此,基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集体备课,合理设置课程目标,将相关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体系当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回应广大青年学子的思想关切,做好青年思想成长的守护者和引路人。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抗疫新冠
“画”说抗疫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新冠病毒的自白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