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对策

2020-12-08梁桂恒

新农民 2020年14期
关键词:猪舍猪瘟畜牧

梁桂恒

(南宁市新诚旺牧业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7)

由于动物疾病产生之后短时间内很容易扩散,对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一些人畜共患的疾病也会影响养殖人员以及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是来自诸多方面的,需要探索积极有效的动物养殖管理措施方法,对此笔者将结合实践展开细致化的分析与论述,以期能够给广大从业人员带来积极借鉴参考。

1 畜牧养殖阶段常见的动物疾病问题分析

动物疾病主要是指在养殖动物阶段,动物机体受到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各类因素影响,很容易受到某些侵袭而导致自身的机体健康受损,此时动物疾病产生并快速在群体中扩散。常见的动物疾病主要包含传染疾病、寄生虫、普通疾病几个主要类型。传染类疾病是危害性较大的病症类型,多半是由于原微生物的含量所导致的,这类病症问题在初期阶段并没有十分明显的表征,且具备一定的潜在性威胁,非畜牧医师的养殖人员很难第一时间察觉。传染类疾病的传染源从真菌、病毒、细菌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来,动物患病之后也会分为不同的发病阶段。这种疾病在动物群体中可以直接进行传播,能够将病害范围扩大化。同时也会通过间接传播的途径,危害其他动物的身体健康。从畜牧养殖产业实际情况来看,如果这类病症传播范围逐渐扩大化,最终很难将疫情进行控制。

2 导致畜牧养殖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日常养殖管理工作不达标

畜牧养殖行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改进,地方的政策条件以及法律制度建设也相对较为完善。但是不同地区的畜牧养殖环境条件管控难度较大,且地方的监督管理机制未能有效建立起来,导致一些养殖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模式对畜牧养殖管理工作有效性不足,动物的生存环境未能得到清理与维护,很容易出现细菌感染等疾病问题。

2.2 动物生长环境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养殖户在最初阶段选择养殖地期间,如果现场的调研工作未能落实到位,后期在动物生长阶段的各类因素控制不到位,就会导致动物发病的几率加大。

3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控制管理措施方法

非洲猪瘟主要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的特点是死亡率高和传染性强。一旦染病,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衍生产业的兴起。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和蔓延,一些新兴的产业和产品相继出现,病猪无害化处理公司、动物源性蛋白替代品、非洲猪瘟检测和防控制剂等相继出现,就对非洲猪瘟的疫病入口管理措施为例,采取防护措施如下:

3.1 建立一级入口

从场外传入场内的传播,建立生物安全屏障是杜绝场内发生疫情的关键。销售系统。对拉猪车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烘干。保证猪只的单向流动,避免病菌传入猪场。饲料系统。对饲料进行灭菌处理,避免饲料中带病菌和病毒。严格控制外部运料车进入猪场,对运输饲料采取封闭管理,避免和过多的人员接触。猪群的转移。重视对转猪车的消毒和烘干处理,设置独立的转猪间。对养猪场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避免空气中带有细菌。第五,入场人员。做好入场人员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病猪运输车和猪粪便运输车不能进入厂区。对进出场的物品必须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重视对场外动物的防范工作。关注相邻地区死猪情况,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

3.2 人员流动管理

设置独立的洗澡间,进行分批和分区管理。在猪场内安置空气过滤系统。猪场内猪群移动管理建立空气过滤转猪道和一体猪舍。对所有的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和烘干处理。第五,物品的转移管理。对物品进行分批次的管理。减少公共走道,避免出现猪舍与猪舍之间的传播。第二,舍间。对栋与栋之间的粪道和门窗等进行封堵,避免出现空气流通的现象。此外,隔离墙必须密实,不能有缝,避免空气的流通。

4 结语

在畜牧业阶段,即使按标准治疗,仍存在动物疾病的风险;此外,有些疾病有潜伏期,初期不易发现;鉴于现在检查后一次暴发为时太晚,因此有必要定期进行研究,以发现动物疾病;向动物注射疫苗,以提高自身免疫防御能力,控制动物疾病;同时,在疾病检测阶段,饲养场管理人员的行为和可用性应更加标准化,以避免由于人员密集流动而导致疾病传播,特别是在:鉴于传染病的存在应进行现场检查,以检查疾病发生的频率,并应在疾病检测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检查,以确保动物健康。

猜你喜欢

猪舍猪瘟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江苏楼房猪舍臭气处理模式
夏季环境湿度对生猪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