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新型知识分子精神内涵及其对提振中华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
2020-12-08孙擎
孙 擎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历史与文化发展的新篇章,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价值觉醒的起点。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扮演着启蒙者和急先锋的角色,在引领社会思潮、启悟中华民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致力于探求祖国强盛道路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形成了符合中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当代知识分子精神,对中国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弘扬五四时期新型知识分子精神对我们在当代提振中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五四知识分子精神
(一)振兴中华的担当精神
“从戊戌经辛亥到五四,从五四经大革命到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先锋和桥梁。”[1]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的形势牵动着广大知识分子的忧国之心,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更是残忍地打碎了他们对于“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有效保障国家的主权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种觉悟下,新式知识分子自觉将振兴中华作为自己肩负的使命,为了实现富国强民的目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不断探索中国的前进道路,并为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通过著书立说、创办新式期刊以及在进步杂志上发表文章等方式宣传先进的救国思想;鼓励学生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引导学生进行政治意识表达,大力支持学生的爱国游行;举办各种层次和规模的群众集会和演讲,使广大民众对险恶的国际形势和危难中的民族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激起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例如,“五四”前夕,蔡元培曾会见学生领袖狄福鼎,向他表达了对学生运动的同情和支持;“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或妙手著文宣传革命,或投笔从戎奋战杀敌,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担当。”[2]知识分子的爱国行动受到了政府的压制,蔡元培等知名学者被迫辞职,而这并没有令这些教授与学生们退缩,反而使他们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反抗军阀权威、争取合法权利,彰显了自身的强大力量。五四知识分子的爱国行动为中国革命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体现了中华学者济世报国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二)革新求变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五四精神的灵魂,是当时知识分子的重要追求。旧社会的陈腐思想和吃人礼教禁锢着人的身体和灵魂,严重阻碍了新思想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刻认识到这一现实,主张“重估一切价值”[3],对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成分进行深刻的批判,并积极研究和引进国外的先进发展理念,以期“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保守、专制的一面,引发国民对救国图强的思考”[4],从思想上给国人以启蒙。在这一时期,推崇新知识、倡导新政治的社会团体日益增多,且渐成规模。杜威曾对五四时期学术界的状况进行过记录:“(1919年)5月4号的动荡过去后,全国各地学生团体开始办期刊……他们的急务是追求教育改革、攻击家庭制度、讨论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和各种乌托邦理想社会……只要是新的、而且可以用来破坏旧习惯和传统,便差不多一样,全可接受。”[5]尽管他们对传统文化近乎全盘否定的态度有失公允,甚至有些极端和错乱,但对当时引领国人冲破封建伦理纲常的束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型知识分子排除万难的努力下,以“孔家店”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权威不再,影响个体健康发展的封建等级制度、男尊女卑习俗等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渐被削弱,人们的视野得到了开阔,思想获得了解放,对新思想的接受程度远高于以前,许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的思想,如男女平等、大众教育等逐渐为民众接受,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
(三)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五四运动时期,新式知识分子于逆境中求生存,积极探索中国发展的科学道路,不断从世界各地引入新的思想观念。面对各种新思想的传入,学者们普遍采取欢迎的态度,认真研究、广泛探讨,旨在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在所持观点出现差异时,广大知识分子能够展开积极的学术讨论,尊重每一派学者的观点,而不是凭借年龄、资历等因素强制灌输自己的思想。著名的中西文化论战、科玄论战、问题与主义的论战等便是这一时期学术自由的体现。“这种理性的论争造就了五四时期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最终形成了五四时代文化大师辈出各领风骚、思想变革激荡风云的时代影像与人文奇观。”[6]正是在这种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下,我国的学术活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一种思想上的“自由市场”,不同学派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救国图强的真理越辩越明,为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不平则鸣的抗争精神
五四运动体现并进一步激发了先进知识分子反压迫、反侵略的抗争精神。他们从传统封建士大夫心态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认识到自己理应拥有谈论国家大事、改变不合理社会制度、争取公正待遇的权利,由此向阻碍社会进步的诸多因素展开了坚决且激烈的斗争。这种抗争精神首先体现在对深入骨血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叛离。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幼时多接受过中国传统教育,有着很深的国学修养,传统的思维观念早已深刻地印在脑中。然而,在青年时期,他们或是留学国外,或是在国内接受了新式教育,在中西、新旧文化的碰撞中逐渐意识到许多中国传统社会封建思想和习俗的落后性,决心以西方的新思想改造社会。他们以从破坏中求建设的决心大胆怀疑、批判一切旧的社会制度和习俗,倡导民主、科学的现代思想,成为社会变革的启蒙者。事实上,作为自小便接受系统传统教育的群体,传统文化已然内化于他们的思维和情感之中,但他们却能理智地选择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文化,直面新旧自我的斗争,这生动体现了新式知识分子追求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抗争精神。这种抗争精神还体现在对军阀政府专制和压迫行为的反抗上。许多知识分子领袖立场鲜明的支持学生反对政府卖国行径的运动,“五四”事件之后,许多大学校长和教授更是不顾自身利益,为被捕学生的命运而努力奔走,教育总长傅增湘三次递交辞呈,力争保全学生,诸多报刊和学界团体也表达了对学生的支持。更有学者以笔为枪,对政府的独裁统治与残酷压迫进行猛烈地抨击,主张进行“‘火与剑’的革命”[7],从而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五四知识分子反对封建专制的努力是他们置自身生死利益于度外的抗争精神的生动体现。
(五)志气清坚的文人风骨
高尚的学术节操是中国古今学者不变的精神追求。实事求是的讲,五四时期的学术环境并不理想,学者们既要面对“尊孔派”等守旧势力的攻击和污蔑,又要抵挡军阀政府的阻挠和镇压。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令他们退缩,他们以不计较个人得失利害的广阔胸怀和毫不妥协的执着精神在史书中留下了光辉的印记。正如鲁迅所说:“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如想到种种利害,就是假的,冒充的知识阶级。”[8]五四时期的优秀知识分子们一心扑在探索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上,不为物欲和名誉所桎梏,也不惧反动势力的打压和恫吓,追求、捍卫真理,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生活窘迫、处境唯艰,却坚守原则,不与反动势力同流合污,甚至为了革命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像宁肯饿死也拒食洋面的朱自清、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而被迫离开北大教授岗位的陈独秀、李大钊这样的学者比比皆是,他们以生命捍卫了真理和自身名节,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志气清坚的文人风骨。
二、五四知识分子精神对提振中华文化自信的意义
“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9]五四知识分子精神为当代中国精神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要素,有利于提振中华文化自信。
(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价值觉醒与精神重塑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向为国人所自豪。然而,自晚清历史巨变以来,国人在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下,由“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发展到“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10],文化自信逐渐丧失。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为了保持文化自信也做了许多努力,如“师夷长技以制夷”[11]“中体西用”等倡议都表达了他们既吸收西方文化,又保留自身文化基础的愿望。然而,这些努力没能解决拯救国家于危亡之际的问题,人民看不到国家的前途,文化自信也就难以保持。直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振兴中华的担当精神和革新求变的创新精神鲜明地打出来“爱国”“救亡”的旗号,将中国思想文化变革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关注点落在中国人价值观念重构问题上,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文化价值自觉,推动了国人的思想解放。在五四运动后期,受十月革命影响,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光明前景,坚定地走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广泛传播,不仅实现了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而且为探索中国文化出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12]至此,中国人民真正看到民族独立和复兴的希望,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开始由被动接受思想灌输转变为主动进行精神重塑,从而引领中国文化走出自卑与怀疑的低潮期,重新走上文化自信的历程。
(二)引领中国精神的现代转换
五四运动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节点,推动了中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它既承接了明末清初以来的社会变迁,又实现了对我国近代以来几次重要社会运动的提升和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新思想广泛传入中国,与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精神相交融,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容,改变了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推动着中国精神实现了第一次现代转换,而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精神在引领中国精神这次现代转换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为了摆脱封建落后、任人宰割的被动局面,中国人民进行了各种尝试,积极探索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复兴的科学道路,其中包括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组织的洋务运动、广大农民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同封建统治者联手开展的维新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等。然而,由于清政府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农民运动的盲目性和组织分散性、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封建地主阶级的依赖性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自身实力局限而难以克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等原因,这些社会运动最终都没能取得成功,而支撑这些抗争的传统中国精神也在屡次挫折中受到冲击。随着革命高潮的屡次出现,中国内外矛盾更加激化,人民的思想觉悟得以提升,五四运动便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发生和发展。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以巨大的理论和实践勇气破旧立新,以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吸收一切可能为国家发展增添助力的先进思想,以不平则鸣的抗争精神去突破阻碍社会发展的旧制度藩篱,引领中国精神走向现代化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具有五四精神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刻认识到,要拯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力量,形成救亡图存的合力。在这种探索中,他们敏锐地发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并及时加以宣传和引导。在他们的努力下,工人阶级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展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篇章。此后,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精神品质,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中,历经五四运动的洗礼,产生了现代化的价值内涵。由理性精神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形成的五四精神既为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奠定了核心价值要素基础,又为后来中国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提供了思想支持与实践勇气”[13],从而引领中国精神实现了第一次现代转换,为中国文化自信奠定了深层基础。
(三)夯实文化自信的精神底气
在救亡图存、去陈图新的激情岁月里,五四知识分子以其爱国与奋斗的精神书写了壮丽的篇章。这种独特的知识分子精神沉浸在中华民族奋斗的血脉里,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精神力量。在五四之后的百年间,中国知识分子虽历经坎坷,但骨子里的精神气质并没有改变。即使是身处社会转型期,人们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知识分子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在生活的压力和物质欲望的刺激之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抵住了以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手段取得成就的诱惑,以从五四知识分子中传承下来的担当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报国使命,不畏艰难,坚守学术信仰,将满腔热血投身于学术研究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以创新精神着眼于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尝试,不囿于已有的权威论断,勇于质疑、不断突破,敢开学术风气之先,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推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以包容精神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营造宽松的文化环境和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以抗争精神同不合理的制度与不良学术风气作斗争,在避免自身做出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同时勇于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努力维护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以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坚持严以律己、求真务实,坚持非功利性的价值取向,正视自己的文化使命,坚持“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术原则,拒绝将学术当作自己沽名钓誉的工具,努力成为既具有精深专业知识,又具有高尚文化品格的优秀学者,为我国新时代文化发展开创繁荣局面。正因为传承了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中国知识分子才能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在需要科学和理性的时代里负重前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重,进而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可以说,五四时期新型知识分子精神为当代中国实现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彰显了文化自信的精神底气。
三、发挥五四知识分子精神对中华文化自信的提振作用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4]经过五四运动后的百年发展,中国已然告别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也由破转立,但历经五四洗礼的知识分子精神仍在中国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充分发掘五四知识分子精神的时代价值,以之提振中华文化自信。
(一)以五四知识分子精神助力当代文化环境优化
“文化环境的营造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15]科学的文化环境构建有利于优秀文化作品的产生,进而能够为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资源与场域支撑,为其顺利与有效地实现奠定深厚根基。在2019年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问题,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文化环境发展的高度重视。现阶段,在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下,我国在文化领域的诸多制度与评价体系还亟待完善,学术生态难免会出现失衡的现象:学术腐败、科研泡沫化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污染了我国的文化环境;受到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文化界不乏利益导向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知识分子原有的自我价值认可受到了一定冲击,思想上发生了重要转变。第一,在市场化条件下,消费主义观点盛行,人们倾向于以利益衡量事物的价值,导致知识分子的主体认同感被削弱,进而做出利益导向性的价值选择;第二,在科学发展不断得到重视的情况下,科技至上的观点得到拥护,工具理性的地位超越了价值理性,使得一些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子得不到社会的关注,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由此降低了其钻研学术的积极性;第三,快速生活节奏下,快餐文化、娱乐文化受到追捧,而知识分子耗费大量心力研究的深刻的精英文化则鲜有关注,这就难以避免地使知识分子对自己的文化坚持产生怀疑。在这种发展环境下,部分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独立精神、批判精神和公共精神日渐式微,由此难以避免地陷入行政化、犬儒化、庸俗化、专业化的困境之中。一些学者为了尽快满足自己的成果需求,或是紧跟热点,选择一些较为浅显的热门问题进行研究,而放弃耗时较长的深层次学理性挖掘;或是为了求“稳”,只敢对一些研究者众多的正面热点问题或几乎不存在争议的理论问题进行锦上添花式的创作,而不敢对研究尚不充分的新问题、新视角进行探索和尝试,甚至刻意回避反映社会矛盾的、具有实际价值的敏感话题,造成学术界的虚假繁荣;或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得出外表绚烂而缺乏实质内容的成果;或是过分追求研究成果的数量,忽视了成果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知识分子忘却了自己当初的学术梦想与初心,逐渐堕落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16]。知识分子的人格成长受到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又对文化环境的营造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现实社会带来的冲击,如果不加以科学引导,必然会对知识分子的道德发展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文化环境的状况。因此,我们应弘扬五四知识分子精神,积极探索优化我国文化环境的有效对策。如前所述,五四知识分子作为光辉的历史榜样,能够对当代知识分子品格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激励作用。我们要积极发挥五四知识分子的榜样作用,以五四知识分子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开放包容、不畏抗争、高风亮节的精神品质对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发展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锤炼当代知识分子的品德修为,进而推动当代文化环境的优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强意识,为文化自信提供环境保障。
(二)以五四知识分子精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资源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所标榜的生活模式和行为规范多数是通过教育实现的。学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责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17]的重要使命,对文化自信的培育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必须不断丰富其思想文化底蕴。五四知识分子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不但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而且有利于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大思政”教育新格局,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升学校师生的民族尊严感、自豪感,使其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文化自信。因此,学校应积极研究五四知识分子精神,并将五四知识分子精神融入到其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之中。首先,要将五四知识分子精神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使学生对五四知识分子精神有具体、直观的了解。其次,要创新五四知识分子精神的宣传教育形式,以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思想需求,保证教育成果覆盖更多同学。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应充分重视并发挥网络资源传播的优势,利用红色网站建设、以五四知识分子精神主题的优秀文章的公众号推送和网络知识竞赛、创建五四知识分子精神交流群等形式对五四优秀知识分子的先进事迹和伟大精神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五四运动的发展历程,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品质。最后,要组织学生参加有关五四知识分子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建立五四运动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五四运动纪念场所进行实地考察等,同时在五四青年节举办相关的教育活动,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和认知,使学生能够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不断进步,从而引导学生将五四知识分子精神外化于行,使广大师生能够自觉以五四知识分子精神规范自身行为,成为具有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具备高尚品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文化自信提供人才支持。
(三)以五四知识分子精神构筑中国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核,是这个国家、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并成为其文化思想基础的重要精神品质,对文化自信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崇德利用与天人协调为基本内容的文化精神。[18]这种宝贵的文化精神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五四知识分子精神既是传承至今的中华文化精神的彰显,又在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中引领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转化,丰富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时代内涵,使其更加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五四知识分子精神传承至今,仍然能够在增强中华文化自觉、文化自尊、文化自主和文化自强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掘其时代内涵,寻找五四知识分子精神同当代文化发展需要的内在契合,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推进五四知识分子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发挥其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涵养作用。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在风云激荡的救亡岁月中形成的担当精神、创新精神、包容精神、抗争精神和文人风骨发展到当代,在新时代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时代内涵,如报效祖国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改革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勇气、团结合作、竞争共生的治学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目标始终如一的执着精神等,这些精神品质对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尚未完成,改革也有待深化,中国文化面临着西方的冲击和新旧杂陈的复杂局面,迫切需要以经过现代转换的中国文化精神引领社会多元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此,我们要立足于民族振兴的精神需要大力发扬五四知识分子精神,将其宝贵的精神品质融入到中国文化精神之中,以其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鼓励当代中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培养一大批具有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的学者和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一系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作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更好地发挥优秀文化铸风骨、塑国魂的作用,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9]“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生产力的发展只是综合国力提升的一部分,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向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目标。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精神,挖掘其中有利于提振中华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涵,以良好精神状态助力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