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2020-12-08王金金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素质心理健康德育

◎王金金

初中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活动的实践可以促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解释的原因在于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从表面上看开展心理健康与德育教学活动是为了作为一种媒介沟通交流、实际应用。深层次来看却是为了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对思想境界进行提升的一个过程。而德育教育恰恰作为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净化心灵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学生成长为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是呈现良好教学成果的不二之选。

一、在初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对一个学生来说,从小就开始进行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十分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以及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自信心和乐观的心理能让学生健康成长。很多初中生学习知识的状态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但是在初中课程中加入心理健康与德育教学就会使学生的心态变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渗透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的心态变好,学习主动性变强,所以在初中日常教学中渗透进心理健康与德育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学校都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教科书上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方面的培养关注较少。随着新课标改革之后,学校才开始慢慢重视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德育培养。在初中阶段重视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能有效地让学生认识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培养正确的三观,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一个学生的心理比较健康并且德育思想较高,他也会更加认真地去学习,这对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帮助的。

二、现阶段初中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德育教育方法不足

初中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要想良好的进行开展,就需要相应的方法和措施。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激励策略,老师对于自己进行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并没有进行良好的记录,缺少及时地反馈。而相对应的活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活动数量较少。若想要良好地开展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我们首先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二)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的内容不能与社会相协调

在初中阶段进行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都是弘扬传统美德,比如说坚持不懈,勇敢、善良等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长大后为社会贡献力量;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负面信息与消极想法影响学生的心志,这就需要老师用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改善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效率的措施

(一)教师和学生平等友好相处

有研究者发现当一个老师能够和他的学生更好地相处,和他的学生们在课后能像朋友一样交流的时候,这个老师在进行上课教学的时候会容易得很多,学生们会更加配合这个老师的课堂,会更加尊敬这个老师,从而课堂的氛围也会更好。当学生和老师的距离被拉近了的时候,开展教学活动会方便很多。所以老师应该不要过高抬高自己的位置,尽量亲和地去和学生交流,树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好,学生们很讨厌老师对老师反感,那么学生也就会随之讨厌这门科目,也就不会好好学习。所以老师和学生建立一个平等友好的相处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德育素质有着十分大的帮助。

(二)适时恰当地鼓励学生

在老师开展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给学生进行激励是很有帮助的。这种激励不是盲目去激励,老师要把握一种尺度对学生进行鼓励。在学生获得成功时候,老师不能过分地夸赞学生,因为一味地夸奖会让学生很骄傲,学生就会容易自满,所以老师要适当地夸奖,然后指出学生存在不足的地方,并对其进行一定的鼓励,让学生继续加油。还有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老师也应该适当地去 鼓励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其实自己也是优秀的。老师掌握好激励的适度性,能够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学。

四、结语

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老师要把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渗透进初中日常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

猜你喜欢

素质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