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测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2020-12-08杨晓云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监测素养

◎杨晓云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背景下,各地都对于初中音乐教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整,如何真正利用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来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改革需要得到各方关注,优化初中音乐教学,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目标,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展有效的音乐教学,需要根据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内容,落实以德树人、发展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导向,让学生真正在音乐课堂中能够体会音乐情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发挥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审美创造能力。

一、国测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不明确

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发现学生的音乐基本能力较弱,体现出部分初中音乐教师教育理念过于传统,未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音乐基本能力的教学目标完成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缺乏对于学生音乐基本能力的关注,学生对音乐作品未能形成深切地体验,感触不深。在教学中缺乏正确的理念指导也不利于教师真正开展系统化的音乐教学,无法设计真正有效有趣的音乐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二)评价方式不足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初中音乐教学缺乏动态监测,无法持续追踪学生音乐发展水平,音乐成绩评价方式不完善,部分音乐教学仅在期末进行简单考查,缺乏对于学生音乐技能的考核。在监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音色、节奏以及旋律等情况掌握不牢,学生无法正确把握歌曲中的节拍、对于乐器乐谱的识读也存在问题,这反映了初中音乐课堂中对于学生动态性与综合性的检测。评价方式不完善则无法及时纠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容易过于依赖教师,对于自我的音乐性缺乏信心,并不利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二、基于国测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分析

(一)解读相关政策,明确教学理念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背景下,对于初中音乐课堂提出了明确的教学导向,相关政策中提到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形成基本音乐能力。教师需要根据相关政策调整自我的教学内容,转变传统音乐教学理念,重点关注学生的音乐赏识与欣赏能力,促进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形成一定的听辨表演能力,能够感知音乐作品中的情绪与情感,需要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解读音乐作品,教师主要通过引导与纠正,促进学生形成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参照国家音乐教学质量监测办法,研究期末音乐自测卷的质量,根据自测卷,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细化音乐测试标准。完善评价方式,有效开展音乐课堂。

(二)重视课堂感知,深化情感体验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发现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较弱,初中音乐教学要重视音乐的感知,重视课堂体验教学。感知是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要素,能够感知音乐中的节拍旋律以及情绪情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教育学生通过音乐的力度、速度以及音色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对不同力度,不同乐器所代表的情感,从细节入手,让学生主动 分辨音乐节奏,描绘音乐中的情绪。

(三)营造艺术氛围,提升音乐素养

国测背景下优化初中音乐教学也需要得到校方的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定期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提高学生与教师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让每个班级都参与到艺术节中组建艺术团队,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素养,针对初中音乐教学涉及的乐器、戏曲或舞蹈设置一定的比拼赛事,激发出学生的对自我音乐能力的关注,从而主动投入到音乐学习中。还可以建立长期的音乐成长档案袋,在档案袋中动态记录对学生的音乐评价,帮助教师真正掌握学生的音乐技能学习状况,让测试常态化,有利于学生重视音乐课堂学习,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效果。

三、结语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目的是了解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并提出教学指导,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国测,研究相关政策,明确自我课堂教学导向,重视初中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感体验以及音乐表达能力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让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监测素养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