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路径研究*

2020-12-08李艳迪

山西青年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思政

李艳迪

广东东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佛山 528200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大学是人生意识形态稳定的重要阶段,高校就必然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便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发声的途径,如果要使大学生坚定意识形态、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牢牢地把握住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在继承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来创新,探索出一套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传播方法和途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现状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平台,做好新时期形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019年8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通过国家这一系列的讲座和通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如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强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必要研究。

一方面,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涵研究。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效至关重要。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最早曾提出过“话语即权力”的观点,他认为话语权是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思想观念以语言的形式传播给社会人群,从而使他们普遍的认可并接受,从而有效的确立统治阶级的权威地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就要注重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的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指向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话语。”①,其内涵是切合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的。

另一方面,专家学者普遍重视对高校思政话语权的表达方式进行研究。“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刚性表达,是要以理以据服人,要有‘硬度’‘力度’和‘高度’,要用‘干货’来说服人,取得受众认同。二是柔性表达,是要以情感人,以文化人,以故事动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湿度’,调试好‘温度’,把握好‘力度’,要用温婉的话语方式滋润人心,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②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生动有趣且符合新时代网络年轻人的话语方式展开教育,拉近与高校大学生的言语距离,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思政教师的思政教育内容,积极运用学生密切关注的社会特点问题结合视频、照片、音频、动画等多种方式传播乐观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切实的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余力,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从而更加深入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特点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权威弱化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多是“00后”,他们是生活在互联网里的一代人,他们在网上浏览着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又被迫的浏览着网站推送的信息;他们穿梭在一个又一个虚拟社区,每天和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年龄段的“世界人”交流着对某一共同话题的看法。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对着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互联网和通信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两面性,一方面使社会快速进入了移动多媒体的阶段,各种思潮快步涌入冲击社会,信息搜索和信息处理的容量爆炸式增长,这些对是非观念尚不成熟、意识形态尚未稳定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给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发声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带来了挑战。其次,高校的传统课堂话语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要求,这种旧式话语在思想政治课上带来的教育成效很低,无法发挥教化育人的作用。信息单向传播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其权威性受到信息传播载体的弱化日益明显。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表达趋向多元化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课,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存在着教学僵化、单向灌输的特点。而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是随着互联网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是多元的。面对传统思政教学方式,多是应付敷衍的态度,难以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认同。因此,高校教师针对学生反馈特点,针对性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高互联网应用思维,结合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开展平等式的交流方式,从而使高校大学生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多元化渠道。

三、“互联网+”背景下增强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的路径探索

(一)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革思政教育模式,由权威式灌输教学逐渐向平等对话的沟通模式转变。思政的传统课堂上不少老师会采用理论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其在本质上属于单向的权威式的价值观传递,因此我们提倡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大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与认同感,从而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达方式。通过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包括科学化、论辩式和批判式等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也可从生活化、故事化、生动化以及引导协商式表达等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宣传内容与手段

1.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内容的革新。依托高校5门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程,打造颠覆传统理念的线上教学资源课程。虽然人们的生活已经步入了“人人自媒体”的时代,但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印象仍然停留在课堂上的灌输式讲授的刻板印象,远远的落后于时代对于大学生政治素养的要求。因此,在线上课程资源方面,要紧扣高校学生的特点,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话题展开教学研究和教学展示,并制作成相应的微课课程,及时更新网络视频资源,从时效和内容上把握高校学生的关注点,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占领高地。

2.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方式的革新。同样是依托高校5门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程,在线下的课堂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拘泥于教材,而需要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在线上平台的关注热点来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调整和解读。同时根据线上的内容进行实践教学的开展。唯有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才能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三)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共享平台

新时代下,思政工作者要高度重视互联网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主动了解网络世界的特有语言体系,牢牢把握网络的话语主动权,创造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网络文化产品周边,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建立全面渗透的多维度教育模式。例如,打造线上精品课堂,其打造的主角可以是名家或者任课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团队的作品,比如演说vlog、实践纪录片、快闪作品集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记录,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热点、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热情。

注释:

①董世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困境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1).

②赵春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的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8(3).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