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方法
——以《伽婢子》为例
2020-12-08郭洋
郭 洋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一、翻译方法的探讨
通过阅读国内外研究《伽婢子》的文献,笔者了解到大部分文献都阐述了作品中的佛教思想,很少有人从翻译的角度进行剖析。翻译无非分为三大类:词语翻译、句子翻译、篇章翻译。接下来,又将词语翻译细化为中日词汇比较、专有名词、谚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等;句子翻译划分为联合复句、紧缩句的翻译等。而翻译技巧以及翻译方法分为:顺译倒译、分译合译、加译简译等。通过进一步深层次的学习,又接触到了功能目的论、文化缺省等等其他理论。而笔者在翻译《伽婢子》过程中,选择了文化缺省理论。
《伽婢子》是浅井了意通过“翻案”手法进行加工再创作,借用原典故事的梗概,更改细节,重新思索,以日本历史故事、人物为故事框架,转化为有着日本传统文化的、方便日本读者阅读的、符合日本审美的故事。将日本的历史及军事著作巧妙地移入普通文学作品,这样就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也为虚构的故事增加了几分真实性。但是,正是由于该作品的上述创作特色,造成了浅井了意与日本读者之间的“文化缺省”现象,而这对于并不十分了解日本文化的中国读者来说,极有可能造成审美误区,这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必要的补偿方法。
王大来在《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研究》(2012)中提出要对文化缺省进行补偿。并在其中提出了文化缺省的补偿方法,分别是:直译加注、文内补偿、归化,其中文内补偿又包括了增益和释义两种补偿方法。此外,查询资料后发现乐金声在《欠额翻译与文化补偿》(1999)就提出了文化缺省的补偿方法。
所以本文就翻译《伽婢子》过程中围绕直译加注法、文内补偿法、归化法进行了翻译尝试。笔者拟选择翻译《伽婢子》中的词汇分析研究其中具有鲜明日本文化特色的词语及历史典故等,在译文中应如何处理,才能保留作品的美学价值。探讨怎样做到既不超额翻译也不欠额翻译,又能够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直译加注法
历史故事的直译加注
【原文】佐久間右衛門は信長公草業の御時より忠節ありけれ共、忽に追はなたれて恥に逢たり。
【译文】佐久间右卫门①虽自信长公执政时就忠心耿耿,也突然被流放受屈辱。
佐久间右卫门在作品中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作者实际上是在影射佐久间信盛的故事,意在表现人世无常的佛教思想。这就造成了意义真空点,译文读者无法完全理解作者的艺术动机,因此此处运用“直译加注”的方法来补偿文化缺省。
即,注:①佐久间右卫门是指日本战国时期武士佐久间信盛,率领信长家臣军团中最大的军团,在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本愿寺之战后,惹得信长公不快,被流放至高野山,卒于天正九年七月。
(二)文内补偿法
人物称呼的文内补偿
【原文】天正年中に、伊勢の国司具教公をば武井の御所とぞいひける。
【译文】天正年中,第八代伊势的地方官北畠具教公住在武井殿。
根据日语词典『スーパー大辞林』,“国司”表示由中央派遣,掌管各地方政务的地方官。而具教公则是人名,是指第八代伊势国司北畠具教。
增益顾名思义是在译文中增加一些词汇,使译文在语法和表达上更加通顺且忠实原文。这一方法既无需删掉原文特有内容和文化背景,同时,还可以补偿译文读者的文化缺省。笔者翻译到此处直接选择使用增益法,不仅将原文表层上浅显的省略成分再现,而且接着补充译出其所指的全部含义,并没有改变语序以及原文意思。而老师建议也可采用借译法,直接译成国司并加上“地方官”的话或许更为妥帖。
(三)归化法
成语的归化补偿
【原文】その名を後代につたゆるほどの手柄なきものは、かならず恥を万事にのこす事。
【译文】没有能够流芳千古的功勋,那一定是做了遗臭万年的事
对于这两个短语,如果直译,读者也能够明白原文要表达的内容,但是读起来十分生硬,不够地道,丧失原文的美学价值,使句子不够通顺,文章整体不够连贯。
归化就是站在目的语读者立场上对源语进行翻译,翻译出来的译文多带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长处就是译文阅读起来比较生动顺耳,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但是也伴有使原文丧失固有文化与意境的风险。
三、结语
翻译没有标准答案,译文也没有最佳译本,根据译者的水平、写作功底的不同,译文也就因人而异。在翻译过程中究竟是选择保留源文化的直译加注,还是更倾向于目的语读者的归化法,要根据文本来选择,如果在文中一味地直译加注,那么读者在阅读时会对这种一句一注释的形式产生疲劳之感,可能很难将故事读到最后。但是,一味地选择归化法,过度增加翻译者的见解,也同样会使源文本失去其中特有的文化。